AI导读:

中央定调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024年12月,中央明确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当前经济形势。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会议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适时降准降息,确保流动性充裕,使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目标相匹配。此举旨在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引导银行业满足信贷需求,激励资金流向重点领域,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同时,政策还将强化利率政策执行,降低融资成本,并与财政政策协同,支持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也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从量价两方面入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有效把控风险。他预计,2025年降准降息将延续2024年的频率和降幅,以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回顾2024年,人民银行已两次降准,释放2万亿长期流动性,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多种方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主要政策利率也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展望2025年,参考历史经验,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通过降准等工具稳定流动性供给。专家预计,为兑现“适度宽松”,总量政策工具或有2~3次“降准”的空间,全年降幅或在100~150bps,合计投放基础货币约在2万亿~3万亿元。

此外,货币政策将持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配合其他政策落地推进,如加大财政支出强度、支持“两重”项目、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等,以推动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发展。

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整体利率水平仍将保持低位,主要受经济恢复基础、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缓解以及欧美降息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