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浙江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计划2025年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水平,高质量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传统制造业试点。

12月30日,浙江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杭州市萧山区隆重召开,标志着浙江制造业向更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现场了解到,2024年浙江已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并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水平,高质量推动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此外,浙江还将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传统制造业”试点,加速制造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工业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支柱,其表现持续亮眼。2024年前11个月,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同时,浙江高技术产业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实现了5.0%和8.1%的同比增长。

在推进会上,浙江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詹佳祥明确表示,2025年浙江将以健全促进实数深度融合机制为主线,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同时,浙江还将加快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升级,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创新,打造链式转型新模式。

浙江省经信厅产业数字化推进处处长张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浙江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形成了新兴产业领跑与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的格局。原本计划2025年实现的目标,在2024年就已经提前完成。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虽然数字化单项改造成本较高,但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产业大脑进行轻量化改造已成为一种有效路径。

此外,浙江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研究院院长潘小明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的数字化水平优于其他产业集群,其中集成电路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整体更高。从工业类别来看,汽车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和运营管理两个环节的数字化普及率较高。

在数字化转型的公共平台建设方面,浙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作为政府支持建设的公共平台,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中间人”,为企业提供全过程监测、匹配、评估等服务,助力企业迭代更新数字化能力。

在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浙江金华和绍兴成功入选我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此前杭州、宁波也已入选第一批试点城市。宁波在2024年实施了超过2700个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一。同时,浙江还发布了《“未来工厂”建设导则》地方标准,建设未来工厂推广中心,统一企业数字化水平逐级提升的标准。

以杭州杰牌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从离散制造向流程制造的转变,应用场景涵盖了从原材料仓库到产成品仓库的全过程。其未来工厂总经理陈德木表示,数字化转型需要全员参与和创新驱动,公司通过实施全员成长规划与创新DNA计划,将创新成果年收益的10%作为创新团队和员工的奖励。

友成机工副总经理、友成科技总经理李晓春则认为,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重点是打造同行业的样板。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徐纪平也指出,政府需要用70%的精力抓样本,分类分级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