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证监会发布互换便利利好,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前行
AI导读:
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重大利好政策,实施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旨在支持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促进资金直接流入资本市场。
【导读】央行与证监会携手发布重大利好政策!
中国基金报记者泰勒报道
各位投资者,12月31日午间休市之际,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宣布了一项重大利好消息,为资本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利好政策详情
据央行官网消息,为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前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实施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此次互换期限为1年,可视情况延长,面向符合资格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开放,互换费率由参与机构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即日起,相关机构可开始申报。

证监会同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
证监会亦发布公告,宣布扩大互换便利的参与机构范围。此前,证监会已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完成了首次证券、基金公司互换便利操作,操作金额高达500亿元,吸引了20家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积极参与。此次,为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要求,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在首批20家参与机构的基础上,根据分类评价和合规风控标准,增选了20家机构,形成了40家备选机构池。每批次操作时,将筛选出约20家机构参与招标。目前,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已准备就绪,并于当日开始实施。

互换便利解读
互换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创新推出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旨在促进资本市场发展。该工具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其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通过互换,金融机构可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换为流动性更强的国债或央行票据,从而更便捷地进行回购或卖出融资。利用互换便利获得的资金必须用于投资股票市场,这有助于引导资金直接流入资本市场。
互换便利的核心要点包括:
- 操作对象:符合资格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
- 操作方式:以资产为抵押,从央行换入高流动性资产。
- 换出资产: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等。
- 换入资产:国债或央行票据。
- 流动性获取:非银机构可通过质押等方式获取流动性,直接卖出政策待定。
- 资金用途:仅限投资股票市场,公募基金可用于应对赎回。
- 期限:最长1年,可申请展期。
(信息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