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年末债市利率下行放缓,基金从大幅买入国债转向政金债,央行公布首批债市违规处罚名单,农商行等机构恢复净买入。同时,保险稳定配置地方政府债,大型商业银行持续买入短期限国债。

临近年末,债市利率下行趋势放缓,机构间的博弈愈发激烈。基金公司年末冲量策略调整,由大幅买入国债转向政金债,上周政金债净买入量超过760亿元。与此同时,央行首批债市违规处罚名单正式公布,农商行等机构近期恢复对现券的净买入,主要以逢调整买入为主。截至当前时间,10年国债利率略有下行。

根据财联社统计的数据,上周(12月23日-27日)基金公司在小幅买入国债的同时,大举买入政金债761.67亿元,前一周亦买入246.09亿元。净买入债券期限主要集中于3-5年,而10年以上国债则净卖出96.8亿元。在12月上旬国债利率加速下行的行情中,基金是主要买入力量。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尽管基金对超长久期国债的净卖出有所增加,但面对年末申购高峰,基金开始转向中短久期资产,大量买入短久期的政金债及高流动性的10年政金债。国盛证券固收首席杨业伟认为,新发债基规模扩大,二级市场基金需求大幅增加,12月以来债基新发行规模超过千亿元。

12月30日,央行公示了首批债市违规处罚名单,湖南溆浦农商行、东亚期货、天津信唐货币经纪公司等三家机构受到处罚。此前央行已约谈部分交易激进的金融机构,并提出相应要求。从机构行为来看,农商行并非本轮国债利率加速下行的主导力量,但在10年国债利率下破1.70%后波动加剧时,农商行作为配置盘再度介入市场。

数据显示,前一周(12月16日至20日)农商行大幅买入国债753.03亿元、政金债439.55亿元,期限主要集中在7年以上。上周,农商行继续买入国债262.39亿元、政金债349.49亿元,期限以1年以下和7-10年为主。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对长期限国债进行止盈操作,而农商行则趁调整机会买入。

央行已表示将严厉查处涉嫌出借账户、扰乱市场价格、利益输送、内控缺失等违规行为的机构,并正在全面摸排违规行为线索。后续将保持常态化的执法检查,对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据悉,第二批债市违规处罚名单即将出炉。

此外,保险公司稳定配置地方政府债,数据显示上周净买入地方政府债426.56亿元,前一周亦买入494.80亿元。同时,保险也逐渐加大对超长国债的承接力度,上周买入10年以上国债90.44亿元。中信证券FICC团队认为,保险业更多增量资金将在年初“开门红”保费收缴完成后,逐步转化为资产配置,预计在一季度末至二季度初成为债市的重要支撑力量。

大型商业银行自12月以来持续买入短期限国债,这一趋势仍在延续。上周,大行买入国债357.79亿元、政金债484.76亿元,期限主要集中于1-3年。在利率进入“无人区”后,投资者正密切关注可能触发市场调整的因素。中信证券FICC团队认为,当前基本面、政策面短期难有太大阻力,市场或延续惯性做多思维。然而,机构自发性止盈的动因、央行监管态度以及宽货币利多出尽等因素值得重点关注。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