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强调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力度,促进资本市场优胜劣汰。A股市场正逐步构建严出新形态,严格退市利于出清低质量公司,优化市场生态结构,对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其中着重强调了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力度,旨在推动资本市场实现优胜劣汰。A股市场正在逐步构建出口端严出的新形态,通过严格退市机制,清除低质量的问题公司,进一步优化市场生态结构,这对于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50家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这一数量创下了历年新高,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正朝着更加严格退市的方向迈进。这些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大多触及了重大违法情形或彻底丧失了投资价值,继续留在资本市场不仅无法创造更多价值,反而浪费了稀缺的上市资源。

  严格退市机制的实施,能够及时清理不符合上市条件的问题股和垃圾股,为注册制入口端腾出更多宝贵的上市资源。这将吸引更多科技含量高、投资价值大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促进市场新陈代谢,进一步提升A股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市场投机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

  在出口端严格退市的同时,入口端的“宽进”也显得尤为重要。注册制的“宽进”并不意味着降低标准,而是提高了IPO标准的容忍度,为科技含量高但尚未盈利的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然而,容忍度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放松对IPO公司整体质量的把关。只有真正具备投资价值的企业,才能成为“宽进”政策的受益者。

  严格退市机制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还能改善市场投机生态。准退市股往往存在较大的爆雷风险,及时退市能够降低投资者的损失,避免更多投资者陷入困境。同时,退市常态化还能引导资金流向绩优股,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提升A股市场整体的投资价值与稳定性。

  此外,严格退市还能对中介机构起到警示作用,促使其更好地归位尽责,当好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中介机构的勤勉尽责将推动行业优胜劣汰,营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安全感。

  自2020年11月实施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多元化退市渠道更加畅通,除了被强制退市的股票外,还有超过20家企业选择了主动退市。这体现了退市制度改革取得的积极成果,有利于上市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增强盈利能力,提升投资价值。

  综上所述,A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优化市场生态,而严格退市是实现市场优胜劣汰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严出配合“宽进”,我国资本市场将形成有进有出、良性循环的市场生态,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