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信用债市场经历“债牛”极致行情后,收益率下行速度放缓。短期债市波动难避免,但基本面弱复苏延续,“债牛”逻辑尚有支撑。机构建议量力而行,分类施策进行布局。

新华财经上海12月31日电(记者杨溢仁)近期,信用债市场经历了一段“债牛”极致行情,但随着投资者止盈情绪的上升,信用债收益率的下滑速度明显放缓。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日历效应、财政冲击以及资金面宽松不及预期等多重偏空因素的干扰,短期内债市波动难以避免。然而,在基本面弱复苏持续以及“债牛”逻辑依然成立的大背景下,信用债收益率有望继续下行。因此,对于负债端稳定的机构而言,建议继续逢高布局。

数据显示,12月23日至12月29日,信用债一级市场发行规模大幅下滑,环比下降约39%,显示一级发行情绪较为低迷。同时,总偿还量也略有下降,净融出规模达到528亿元,创10月以来新高。

在信用利差方面,上周各等级信用债的1年期利差均有所扩大,其中城投债和产业债的信用利差扩大幅度尤为显著。城投债方面,上周各省城投债的信用利差均有所走阔,中枢约达6BP,甘肃地区城投债的利差平均数最多走阔11BP。产业债方面,房地产行业AA+等级估值明显上行,全行业利差平均数最多走阔42BP。

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12月以来信用债收益率下行偏慢、信用利差明显走阔的原因主要是日历效应和资金面宽松不及预期导致各机构对信用债流动性的担忧加大,催生了止盈情绪。此外,春节前两周资金面季节性收紧也可能对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尽管如此,多数业内人士仍对“债牛”行情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虽然跨年期间债市面临一定的止盈压力,但拉长时间维度来看,看多“债牛”的观点仍为主流。东方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齐晟指出,不同机构在资产配置和止盈诉求上存在差异,因此机构行为层面的扰动不足为惧。

对于跨年资金面的情况,孙彬彬预计跨年后资金面有望转松。一方面,资金充裕是央行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政府债供给压力有限且央行流动性对冲较为充分。此外,降准政策也值得期待。

在信用债投资布局方面,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建议各机构量力而行、分类施策。对于前期已经加仓的账户,应关注部分机构可能止盈带来的扰动;对于仍有增量资金的账户,则建议遵循“钱多”下利差挖掘的逻辑进行配置。

中金公司的研究观点亦认为,鉴于短期未有新增政策出台、宽货币预期仍在以及年初各机构配置需求较强等因素,债券走势整体依旧偏强。然而,中长期来看,各机构还需持续关注未来财政政策的变化以及理财估值整改对债券配置端的影响。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