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入第二个5年新征程,川渝两地将实施100个重点合作任务,共建3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7万亿元。双方将共同推动国家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深化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径。

12月30日下午,上证报记者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2025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川渝两地计划实施100个重点合作任务,并共同推进3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高达3.7万亿元。

两地还计划利用国家编制“十五五”相关规划的重要机遇,完善项目推进、政策共享和协调商议机制,优先筛选互惠互利、辐射效应显著的项目,力求纳入国家整体规划,从而增强发展合力。

发布会透露,2024年,川渝两地共同推进的300个项目年度投资超过5000亿元,两地游客互访量超过1亿人次,高层次人才互认近万名,中欧班列(成渝)1至11月开行5576列,同比增长11.3%,累计开行量超过3.6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已通达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48个港口。

这些数据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正在加速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川渝两省市GDP合计连续跨越三个万亿级台阶,现已超过9万亿元。该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西部地区的比重超过30%,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发展的“钻石菱形格局”,对西部地区的引领和服务作用显著增强。

展望未来,川渝两省市将致力于提升双城经济圈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构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携手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和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提升城市能级,积极推进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此外,双方还将共同推动国家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深化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共同打造向西向南的对外开放枢纽,协同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共建高能级开放平台,拓展外资外贸合作新空间,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径,打造绿色低碳经济圈,以及具有吸引力的品质生活示范地。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座谈会和成果发布会,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集成式标志性重大改革清单(2025—2027年)、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及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五周年跨区域协作典型经验。

会议最后,川渝两地形成了深化改革联动的共识,将围绕交通互联、产业协作、创新协同、平台共建、环境生态共保、开放联动和服务共享等七个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改革联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