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G应用广度不断拓宽,A股市场科技题材出现分化,热门AI题材降温,而5G+工业互联网等题材逆势上涨,工信部规划到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推动5G应用生态加速发展。

5G应用广度持续拓宽,其规模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热门AI题材降温

12月31日早盘,A股市场大盘指数下探,一度接近1%的跌幅,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已跌破3400点整数关口。科技类题材承压明显,特别是铜缆高速连接、MCU芯片、华为海思、存储芯片、AI手机PC、人脑工程等指数跌幅较大。

其中,铜缆高速连接领跌,作为近期AI赛道细分领域的热门题材之一,其概念股得润电子接近跌停,显盈科技、卡倍亿、博威合金、金信诺、鑫科材料盘中跌幅超过7%。尽管在12月30日,该板块指数创下历史新高,但截至收盘,年内涨幅翻倍的概念股超过20只,神宇股份、沃尔核材、兆龙互连的最大涨幅更是超过3倍。

与此同时,一些非科技类题材如培育钻石、免税概念、白酒、天然气、种业、新零售等则逆势上涨。其中,培育钻石指数早盘涨幅居首,惠丰钻石大涨近20%,黄河旋风、潮宏基、恒盛能源涨停,力量钻石、四方达等也涨幅靠前。消息面上,黄河旋风、华晶(上海)珠宝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培育钻石涨价,涨幅均在10%左右。

工信部规划5G工厂建设

日前,工信部发布了《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5G+工业互联网”将广泛融入实体经济,全面提升网络设施、技术产品、融合应用、产业生态、公共服务5方面能力,计划建设1万个5G工厂,并打造不少于2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解读,当前“5G+工业互联网”已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但仍面临产业供给不足、综合应用成本较高等挑战。同时,5G-A技术的落地、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赋能以及工业5G独立专网的探索,也为“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工业互联网已成为5G应用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为5G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关键技术。

5G应用生态蓬勃发展

5G产业链是一个涵盖芯片制造商、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应用开发者等多个环节的复杂生态系统。目前,5G融合应用已在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67个,累计应用案例超过9.4万个,有力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五年来,我国5G网络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从全球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SA)网络规模商用,到前瞻布局载波聚合、5G轻量化、通感一体等技术的试验验证和商用落地,再到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5G网络质量,以及创造性开展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报告,2023年中国以5G为代表的移动生态系统创造了约800万个就业岗位。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显示,5G商用5年来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5.6万亿元,间接带动约14万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表示,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引领性技术,也是数字经济的关键引擎,全球范围内都在快速发展。在中国,5G融合应用的多种生态初步形成,发展态势良好,但规模化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随着行业市场的逐步展开,5G to C端的应用有望迎来指数级增长。

机构调研聚焦5G产业链龙头

据统计,A股市场涉及5G概念的股票达400只,截至12月30日收盘,这些概念股的合计A股市值达到6.62万亿元,其中7只股票的市值超过千亿元,包括中国电信、工业富联、立讯精密、中国联通、中兴通讯、中际旭创、中国移动。

今年以来,多家机构对5G产业链龙头股进行了高频调研。据统计,39只概念股获得机构调研12次以上,月均至少调研1次。其中,深南电路、顺络电子、沪电股份、捷捷微电、唯捷创芯等多只龙头股入围。深南电路年内累计获调研78次,公司表示其PCB业务具备HDI工艺能力,并已具备包括WB、FC封装形式全覆盖的BT类封装基板量产能力。

从业绩角度看,过去三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的5G概念股有21只。截至12月30日收盘,这些概念股中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的有9只,包括杭叉集团、亨通光电、神州泰岳、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其中,杭叉集团的滚动市盈率最低,为12.09倍。该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车辆等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建设了基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为支撑的智能超级工厂,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5.73亿元,同比增长21.2%。

(文章来源:数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