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低空经济集团成立,规划引领低空经济新篇章
AI导读:
湖南低空经济集团正式揭牌成立,由6家湖南省属国企共同出资设立,规划到2030年资产规模达50亿元,带动辐射低空经济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成为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夏子航)12月31日,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湖南低空经济集团”)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湖南省在低空经济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集团由湖南兴湘集团、湖南省机场集团、湖南省高速集团、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湖南体育产业集团等6家湖南省属国企共同出资设立,由兴湘集团履行管理职责。
湖南低空经济集团的经营范围广泛,涵盖通用航空服务、公共航空运输、航空器代管人运行业务、升放无人驾驶气球、航空商务服务、航空运营支持服务以及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等多个领域。依托大股东兴湘集团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产业基础、基金投资布局和技术创新等优势,湖南低空经济集团将通过市场化整合省内低空经济相关资产资源,致力于成为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作为湖南省属商业二类企业,湖南低空经济集团被定位为省级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主平台,将服务全省低空场景培育、飞行服务保障、基础设施投融资、低空制造促进、标准化研制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时,湖南省还成立了2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以支持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
按照规划,湖南低空经济集团计划在2027年实现资产规模约30亿元,培育2户以上低空研发制造领军企业,扶持5户以上专精特新和“瞪羚”“独角兽”企业,建成普惠型低空应用场景10个,并建成全省低空空域服务系统,带动辐射低空经济产业规模3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公司资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约50亿元,并推动建成基本覆盖全省的低空飞行航线,带动辐射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
近期,湖南低空经济集团将积极开展组建(并购)通航运营公司、运用产业投资基金开展投资等工作,以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根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预计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3.5万亿元。
作为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湖南在探索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湖南模式”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此外,湖南还拥有全国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基地,形成了株洲航空城等一批航空科研生产园区和通航产业园区,具有包含整机制造、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等在内的通航制造产业链体系,中小航空发动机全国市场占有率达90%。这些优势为湖南低空经济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