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关联交易,数量明显增加。关联交易具有合理性,但潜藏风险,尤其是被用作操纵利润手段时。监管部门应加大审查力度,上市公司应增强自律意识,共同构建健康资本市场。

2024年岁末之际,资本市场迎来了一波关联交易披露的高潮。据不完全统计,仅12月份以来,已有超过35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关联交易相关公告,相比之前月度,这一数字有了显著增长。

关联交易作为上市公司内部及其关联企业间的常见交易方式,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源共享。然而,当关联交易被用作操纵利润、掩盖真实财务状况的工具时,其风险便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当前会计年度即将结束的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尤其是那些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公司,可能会通过关联交易进行不当的利润调节,以美化业绩报表。

这种行为虽然短期内能够提升公司的财务账面数字,但长远来看,并不能改变上市公司的经营基本面。通过调整营业外收入和非经常性损益等会计科目,无法掩盖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此外,关联方持续为上市公司“输血”的可能性也有限。长此以往,上市公司的经营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更为严重的是,关联交易的不透明性还可能引发腐败和内幕交易。一些企业高管可能会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这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

因此,为了防范和打击利用关联交易美化业绩的行为,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查力度,对关联交易的合规性和真实性进行严格把关。同时,应提高违规上市公司的违法成本,让试图通过关联交易操纵业绩的企业付出沉重的代价。

上市公司也应增强自律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管理层应树立正确的业绩观,不盲目追求短期业绩的亮眼表现,而应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

总之,构建一个公平、透明、健康的资本市场环境,需要监管部门、上市公司、投资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企业的业绩才能真正反映其经营实力和发展潜力,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