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企业加速上市,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
AI导读:
智能驾驶体验对用户购车决策影响显著,多家智能驾驶企业加速上市融资,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AI技术快速发展,为汽车带来新应用与新体验,产业竞争格局将加快重构。
当前,智能驾驶体验已成为用户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智能驾驶企业纷纷拥抱资本市场,寻求上市融资,以加速研发进程,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汽车带来了全新的应用与体验,让汽车变得更加智能、便捷。
12月27日,佑驾创新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据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超过10家自动驾驶产业链公司踏上上市之路。其中,地平线作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于今年10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融资额高达62.2亿港元。此外,速腾聚创、黑芝麻智能等企业也相继登陆港股市场,福瑞泰克、纵目科技、希迪智驾等企业则正在积极筹备上市。
在美国市场,小马智行于11月27日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今年以来美股自动驾驶领域规模最大的IPO项目。同时,文远知行也顺利登陆纳斯达克,其无人驾驶出租车已在全球多个地区公开运营超过1800天。
这些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各有侧重,涵盖了无人驾驶出租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自动驾驶矿卡和物流车等封闭场景的头部企业。随着资本的注入,这些企业正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根据规划,小马智行计划在2026年实现千辆级自动驾驶出租车规模化运营。而比亚迪则宣布其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天神之眼”已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通无图城市领航功能,该功能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架构,可实现多种复杂驾驶行为。
小米集团和理想汽车也在智能驾驶领域投入巨资。小米近三年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总投入达到55亿元,智驾里程累计突破1亿公里。而理想汽车则在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共计86.6亿元,同比增长22.1%。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表示,智能驾驶功能对销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67.1%。随着生成式AI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智能化已成为趋势。AI将重新定义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端到端、大模型等技术将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变革。
预计2024年智能网联汽车销售量将超过1700万辆,随着汽车工业和AI的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和研发范式将迎来重大变革,产业竞争格局也将加快重构。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