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聚焦:国联证券控股民生证券,中小基金年末业绩抢眼
AI导读:
国联证券成功收购民生证券99.26%股份,中小基金年末业绩抢眼,TOP20规模均低于20亿。公募基金行业回暖迹象显现,中证A500ETF规模突破2500亿元。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全部盈利,但规模缩水。
NO.1 国联证券成功收购民生证券99.26%股份
12月30日,国联证券正式公告,其购买民生证券资产的过户手续已圆满完成。民生证券向国联证券颁发了《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证》,并将其登记于股东名册中,标志着国联证券自即日起成为民生证券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99.26%。此前,国联证券已于12月27日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正式批复,同意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以及核准国联证券和民生证券变更主要股东、民生基金和民生期货变更实际控制人等事项。
点评:国联证券控股民生证券,将促进双方资源深度整合,提升市场竞争力。此次并购或将加速证券行业内部整合,为相关公司带来业务拓展新机遇。投资者可关注其后续业务协同效应,预计该消息将对证券行业板块产生积极影响。
NO.2 中小基金年末业绩抢眼,TOP20规模均低于20亿
随着2024年接近尾声,基金业绩排名战愈演愈烈。截至12月27日,大摩数字经济以超过75%的年内回报领跑年度主动权益基金排行榜,领先第二名显著。此外,还有15只基金年内回报超过50%,将争夺“亚军基”、“季军基”。值得注意的是,排名前列的基金均为中小规模,前二十名的规模均未达到20亿元,百亿基金昔日的光环有所减弱。
点评:中小基金在年末业绩排名中异军突起,TOP20基金规模均不足20亿,显示出市场资金对精选策略的偏好。这一趋势或促使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小型基金的投资价值,对大型基金形成分流效应。同时,业绩领先的中小基金或带动相关行业板块的关注度提升,影响市场投资风格。
NO.3 公募基金行业回暖?两家公募深圳设分公司
公募基金行业近期迎来回暖迹象。华泰保兴基金和惠升基金两家公募宣布在深圳新设分公司。此前,中银基金也于本月中旬宣布新设华东分公司。然而,降费潮带来的经营压力依然存在,因此业内普遍采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将新设分支机构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并裁撤收益贡献不大的四五线城市分支机构。今年前11个月,公募基金对分支机构的调整以裁撤为主。
点评:两家公募基金在深圳设立分公司,传递出行业回暖的信号。此举或增强投资者对基金行业的信心,对相关公司声誉产生正面影响。同时,集约化发展模式将优化资源配置,对资本市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降费潮下的经营压力仍存,投资者需保持关注。
NO.4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全部盈利,规模却缩水
费率改革后获批的首批20只浮动费率基金自2023年四季度成立至今,全部实现正收益。其中,中欧时代共赢成立至今回报高达39.61%,业绩最差的工银远见共赢收益也有1.75%。然而,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看,这20只基金的规模较去年底缩水了11.47亿元,下降幅度达15.02%,部分业绩排名靠前的产品规模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
点评:首批浮动费率基金虽然全部盈利,但规模缩水反映出投资者对其信心不足。这或暗示基金业绩并非投资者选择的首要因素,费率改革后的市场接受度有待观察。对相关公司而言,如何提升投资者信任、稳定基金规模成为新挑战。对行业而言,这反映出浮动费率产品的市场定位尚需明确。
NO.5 中证A500ETF规模突破2500亿元,12月增长超500亿
中证A500ETF持续吸引资金流入。截至12月27日,已上市的22只中证A500ETF规模合计达到2549.71亿元,较11月底增长了507亿元。其中,国泰、南方、广发、华夏、华泰柏瑞、富国等公司的中证A500ETF规模均在160亿元以上。此外,仍有多只中证A500指数相关基金正在或即将发行,后续增量资金可期。
点评:中证A500ETF规模突破2500亿元,显示出市场对中盘股的关注度提升。这一趋势可能预示着投资者对中盘股的成长性和价值挖掘兴趣增强,对相关行业板块的配置或将增加。同时,ETF市场的扩容为股市带来新的活力,有助于提升市场整体深度和广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