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车企积极布局后市场,推出多样化售后业务,旨在挖掘潜力市场,但引发部分车主质疑。随着竞争加剧,汽车后市场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车企正积极布局后市场,试图挖掘这块潜力巨大的“蛋糕”。

近期,多家车企推出了针对售后的创新业务。问界推出了“驾行安心包”,包括维修补偿和全损换新服务,适用于全系车型;极氪则推出了覆盖大小事故的“事故安心包”服务。这些举措旨在通过预付费服务权益,实现车主全生命周期运营,最大化企业价值。然而,这一模式也引发了部分车主的质疑,认为在已购车损险的情况下,再购买这些服务是重复消费。

汽车行业分析师刘一鸣指出,后市场业务已成为汽车业务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盈利来源。随着单车销售利润下滑,车企自然要在这一领域发力。

从国内汽车服务市场的发展历程看,早期主要由零散的汽修厂和汽配城主导。2000年后,随着合资品牌占领市场,经销商成为后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近年来,随着造车新势力将直营模式推向市场,其业务也不断延伸至售后领域,利用政策锁客,重视前后装市场的衔接。

车企推出的售后业务类型多样,如小米SU7的“无忧服务包”、蔚来的乐道洗车服务、小鹏的配件衍生品等。传统车企也不甘落后,上汽大众计划开设定制中心,提供贴膜、轻改装饰等服务;一汽奥迪则开放授权,引入科思创和纳科达汽车膜产品。

车企的目的是将消费者聚拢在自己的售后维保体系内,因为这些业务入门门槛不高,车企切入的难度不大。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入,汽车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和君咨询业务合伙人王高歌表示,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汽车文化日益兴起,汽车后市场因此快速升温。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将达6.2万亿元,未来几年还将以9%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提升。

政策方面,我国已发布多项政策推动汽车后市场发展。如《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旨在促进汽车后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然而,尽管发展迅速,汽车后市场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集中度低,头部品牌优势不明显,小、散、弱企业居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在这样的背景下,后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向及潜在机会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一些汽服店老板表示,面对车企的入局和新能源车的普及,他们感到迷茫和困惑。不过,王高歌认为,车企加入售后业务并不是要吃掉汽服门店的市场份额,而是共同培养客户群体。同时,车企在很大程度上不会直接做线下门店,前期也需要服务商合作,这是门店的机会。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