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东省在新能源领域强劲发展带动下,新型储能产业成为重要力量。政协委员提出打造战略支柱产业建议,省发改委回应将优化产业规划布局,推动广东成为全球新型储能产业创新高地。

近年来,广东省在新能源领域的迅猛发展推动下,新型储能产业已逐步成长为推动该省能源变革的关键力量。省政协委员陈伟东在省两会上提议,将新型储能产业培育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建议得到了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民革广东省委员会等多个团体的响应,共同提交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集体提案。提案由省政协主席林克庆亲自督办。

9月20日,林克庆带队前往江门市调研提案办理情况,提出指导意见。随后,省发改委邀请提案单位及政协委员赴广州、珠海调研,召开提案办理工作会议,为提案的扎实办理提供了重要支撑。省发改委表示,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优化产业规划,加速锻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推动广东成为全球新型储能产业创新高地。

广东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在新型储能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临高端技术创新不足、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依赖外部、系统集成能力有待提升、市场应用范围需扩大、政策支持与市场激励机制不完善、环保和电池回收体系需强化等挑战。为此,提案建议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省级新型储能技术研发中心,突破固态电池、氢储能等技术,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设立专项基金支持。

同时,提案还建议完善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拓宽储能技术应用领域,细化政策措施,构建市场化运作机制,促进资本投入。此外,还提出了完善电力市场机制、增强全产业链创新能力、完善标准体系等建议。

省发改委答复称,已围绕统筹产业发展、健全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完善盈利机制、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创新能力、健全质量安全体系等六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新型储能出口6条”、“发挥市场监管职能20条”等,累计出台21项新型储能政策。深圳、广州等地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

省发改委还制定了多项交易细则,明确了独立储能、虚拟电厂等参与市场交易的要求,打通了新型储能参与电能量、电力辅助服务等各个环节。答复还指出,将进一步优化调整新能源配储政策,允许新能源跨市配储,提升配储时长要求。同时,将探索完善新型储能盈利机制,拓展应用场景,发布《广东省新型储能重大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包含30个总投资额达248亿元的场景机会项目。

为提高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能力,省发改委表示将依托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支持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研发。同时,将研究制定多项地方标准,提升储能产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省发改委表示,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优化产业规划布局,推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