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扩内需、促消费成为经济工作重点,消费金融领域见证显著变化。《2024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揭示市场机构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及面临的挑战,强调服务消费优化升级与消费者保护的重要性。

扩内需、促消费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成为金融业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领域。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及扩大国内需求列为首要任务。

在消费金融领域,2024年见证了市场参与机构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显著变化,成为行业的重要亮点。近期,瞭望智库发布的《2024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详细揭示了这些变化。报告指出,我国居民对优质、丰富的体验式消费提出了更高要求,逐步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追求,而服务消费的供给质量仍有待提升。报告从顶层设计、消费金融质效提升、打造消费新动能、升级新消保及塑造消费新理念五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金融尤其是信用卡在服务消费发展中的作用。

服务消费作为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向,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报告从供需两侧分析了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强调服务消费市场需求正加速释放,但供给质量仍需提升,服务质量、服务生态及服务监管等方面均存在不足。

金融支持在激发内需、振兴经济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金融机构近年来持续回归本源,为促消费贡献力量。消费金融的实践已不再局限于发放优惠券、折扣券等营销手段,而是聚焦于科技能力提升、内外资源打通及客户画像精细化等方面,构建高频消费场景的“金融+非金融”综合服务生态,为居民消费提供精准服务。

消费者保护在服务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服务消费领域多、表现形式相对无形、服务标准较难统一,管理难度较大,易引发问题和纠纷。2024年被视为金融业“消保大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入全新阶段,面临数字化等新挑战。金融机构正加速构建“大消保”工作机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消保工作效能。

市场机构在科技能力和场景营销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能够更精准地洞悉消费者需求,提供针对性产品和智能便捷服务,从撒网式获客转向聚焦优质场景获客。随着新型消费生态的兴起,青年人成为消费新生力量,金融产品及服务更加精细化、新颖化。

然而,当前消费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呈现隐蔽化、线上化、复杂化等新特征,风险诱因及形态更加复杂。报告提出,应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诉源治理等制度层面措施,同时遵循“专、快、稳”原则,加强管理体系和标准规范建设,提高风险研判和防控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