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连险保费增速回暖,资本市场表现成关键
AI导读: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累计达161亿元,同比增长25%。投连险作为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其保费增速回暖与资本市场表现密切相关。未来若资本市场延续良好增长趋势,投连险保费有望继续增加。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晓了人身险公司今年前11个月的运营成绩单。数据显示,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累计达到16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这一数字甚至已经超越了2023年全年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的总额。
投连险,全称为“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兼具保险与投资功能的金融产品。其保费被一分为二,一部分用于提供风险保障,而另一部分则进入投资账户。进入投资账户的这部分保费,被视为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且占据了投连险保费的大头,业界也常将其视为投连险保费收入的近似值。
与万能险、分红险等相比,投连险以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而独树一帜。投连险的投资账户设有多种投资组合,投保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来选择,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与收益,保险公司则只负责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从近三年的保费增速来看,投连险在经历了两年的连续下滑后,今年终于迎来了回暖。数据表明,自5月份起,投连险的累计保费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前11个月实现了25%的增长。其中,5月份单月保费的同比增速更是高达198.8%。而回顾过去的几年,2021年至2023年,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分别为695亿元、221亿元和140亿元。
谈及今年投连险保费回暖的原因,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投连险的表现与资本市场的走势密切相关。今年下半年,资本市场整体表现良好,而投连险的相当一部分保费都投入到了证券市场,因此其保费也随之增加。此外,其增速较高也与投连险原本较低的保费基数有关。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保险公司的投连产品与基金及理财产品在属性上相似,但保险公司在这类产品上缺乏竞争优势,加上消费者过去对这类产品的认可度不高,因此其保费基数一直较低,导致同比增速容易出现较大波动。今年以来,由于预定利率的下调对传统保险产品产生了挤出效应,加上保险公司主动加大了营销力度,因此投连险独立账户的交费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预定利率下调是指,今年8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将传统保险产品、分红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分别下调至2.5%、2.0%,并将万能险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下调至1.5%。而投连险由于投保人需要“盈亏自负”,因此没有保证利率和预定利率等限制,这也使得一部分原本流向其他保险产品的保费转而流入了投连险。
联合资信发布的《2024年保险行业分析及2025年展望》显示,2024年以来,由于演示利率及保底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万能险产品对保户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同时,“报行合一”政策的实施也导致了银保渠道业务的收缩,进一步影响了万能险产品的业务需求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保户的投资需求部分转移到了风险及收益较高的投连险产品上。
展望未来,徐昱琛认为,如果未来资本市场能够延续良好的增长趋势,那么投连险独立账户的新增交费也有望随之增加。反之,如果市场走势相对低迷,那么其保费则可能会维持低位或出现下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