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I行业:热潮中的探索与不确定性
AI导读:
本文回顾了2024年AI行业的热潮,包括GDC和WAIC盛况、AI圈创业者年轻化趋势以及投资人对AI的看好。同时,也探讨了AI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怀疑情绪,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回顾2024年的工作历程,最为难忘的时刻发生在3月的GDC(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在徐汇滨江占地8.5万平方米的会场内,我于下沉美食广场享受章鱼小丸子时,偶遇了一位专注于AI应用层投资的VC投资人。
这位投资人表示,自一年多前起,他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AI应用层投资中。他深刻感受到AI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项目在短短几个月内便经历了多次迭代。
今年,AI无疑是行业中最热门的话题。GDC从去年的滴水湖迁至徐汇滨江,参展商数量大增,规格显著提升。展馆内人山人海,几乎难以挪动脚步。到了7月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情况更是火爆,参展者需要在酷暑中排队等候入场,场面堪比过年时的景区。
作为多次参加WAIC的记者,我认为这是最为热闹的一次盛会。AI吸引了更多投资人、创业者以及希望融入AI业务的各行各业人士的关注。大家都急于探寻AI带来的新机遇。
在AI圈中,PMF(ProductMarketFit,产品市场契合度)和FOMO(FearofMissingOut,错失恐惧症)成为了频繁出现的两个英文词汇。前者是投资人和创业者们常常提及的,强调好的项目需要找到成功的商业模式。而后者则代表了一种普遍情绪,无论是创业者、投资者还是大厂,都愿意投入更多资源,以确保不错过AI的发展。
许多在大厂工作的高管选择离职创业,投身AI领域。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但仍希望抓住AI带来的机遇,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例如,阶跃星辰CEO姜大昕,他此前曾是微软全球副总裁,对GPT带来的冲击感受颇深,认为整个世界都在迅速变化,自己不想错过这个机遇。
今年,AI圈的创业者中涌现出更多年轻人,90后甚至00后已经开始走到台前。这些年轻的创始人往往拥有名校背景或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他们更专注于技术,而非传统的业务和销售能力。
真格基金合伙人刘元也观察到了这一趋势。他表示,在真格基金成立的第13年,他们投资的项目创始人的平均年龄是历年中最年轻的。今年投资的项目中,80%的创始人都是90后,甚至有几个是00后。
然而,尽管AI浪潮备受瞩目,但到年底时,行业中也出现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怀疑情绪。虽然OpenAI发布的Sora在年初时引起了轰动,但到了年底,AI圈已经平静了许多。GPT-5的迟迟未发布,以及Sora的表现不如预期,都让人工智能的未来变得更加遥远。
在采访中,许多一线从业者表示,AI目前更多地是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但具体能提高多少效率和节省多少成本,目前尚无定论。例如,一些AIGC艺术家表示,他们的好作品往往是在与AI进行无数次对话后得到的,这个过程并不简单。
对于投资人来说,他们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大模型是否值得投资?今天的AI应用是否真实可靠?或者只是一场泡沫?这些问题都需要他们进行主观判断。
作为财经记者,我们的任务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虽然答案并非一蹴而就,但我们将继续带着问题寻找答案,为读者带来更多确定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