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新动向:扩内需促消费下的市场变革
AI导读:
消费金融在扩内需、促消费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市场机构通过提升科技能力、深化场景营销、增强精准服务能力等实践,助力消费高质量发展。同时,消费者保护工作成为重点,金融机构正加速数字消保建设,应对复杂风险挑战。
扩内需、促消费作为近年来经济工作的核心,成为金融业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舞台。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置于首要任务。消费金融市场的积极参与和变革,成为行业2024年的重要亮点。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瞭望智库获悉,其近期发布的《2024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揭示了消费金融市场的新动向。从需求侧看,我国居民对优质、丰富的“体验式”消费提出更高要求,由“量”向“质”转变;从供给侧看,服务消费供给质量仍有待提升,服务质量、服务生态和服务监管均需加强。《白皮书》还就金融消保工作提出了相关机制建设建议。
《白皮书》分为五章,详细阐述了顶层设计、消费金融质效提升、打造消费新动能、升级新消保、塑造消费新理念等方面,特别强调了金融尤其是信用卡在服务消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服务消费作为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方向,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
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对“体验式”消费和服务消费的需求正加速释放,金融机构通过回归本源,为促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持。《白皮书》指出,消费金融已从发放优惠券、折扣券等营销层面,转向科技能力提升、内外资源打通、客户画像精细化等能力打造,构建“金融+非金融”综合服务生态,精准对接供需双方。
消费者保护成为促进服务消费的重点工作之一。《白皮书》强调,由于服务消费涉及的领域多、表现形式“无形”、服务标准难统一,管理难度较传统商品消费更大,金融支持过程中更易引发新问题。2024年被视为金融业“消保大年”,金融机构正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数字消保建设,提升整体效能。
市场机构在科技能力和场景营销能力上取得显著进步,能更精准洞悉消费者需求,提供针对性产品和智能便捷服务。同时,针对“Z世代”、新市民等群体,金融产品及服务更加精细化、新颖化。然而,当前消费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呈现隐蔽化、线上化、复杂化等新特征,风险诱因及形态更加复杂交织,亟待机构强化风险研判和防控。
《白皮书》建议,制度层面应与时俱进,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诉源治理;实操层面应遵循“专、快、稳”原则,主抓管理体系和标准规范,包括研判调解结果强制执行力可行性、制定行业标准、增加监管抓手等。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