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人身险公司前11个月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累计161亿元,同比增长25%,已超去年全年。投连险作为高风险高收益产品,其表现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未来保费增速将受资本市场走势影响。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人身险公司今年前11个月的经营数据。数据显示,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累计达到161亿元,实现了25%的同比增长,这一数字已经超越了2023年全年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的总额。

  投连险,即“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集保障与投资于一体的保险产品。其保费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提供风险保障,另一部分则进入投资账户,用于实现投资增值。业界通常将进入投资账户的保费收入视为投连险保费收入的主要部分。

  与万能险、分红险等保险产品相比,投连险呈现出“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其投资账户提供了多种投资组合供投保人选择,投保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来决定投资方向,并承担全部的投资风险与收益。保险公司则主要扮演管理者的角色,负责收取相关的管理费用。

  从近三年的保费增速来看,投连险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滑后,今年出现了明显的回暖趋势。自5月份起,投连险的累计保费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并在前11个月内实现了25%的同比增长。其中,5月份单月保费同比增速更是高达198.8%。相比之下,2021年至2023年,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分别为695亿元、221亿元和140亿元。

  关于今年投连险保费回暖的原因,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分析指出,投连险的表现与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密切相关。今年下半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投连险的投资收益也有所增加,从而带动了保费的增长。此外,投连险原本较低的保费基数也是其同比增速较高的原因之一。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也表示,保险公司的投连产品与基金及理财产品在属性上类似,但保险公司在这类产品上缺乏优势,导致消费者对其认可度不高。因此,投连险的保费基数相对较低,使得其同比增速容易出现较大波动。今年以来,由于预定利率下调对传统保险产品产生了挤出效应,加上保险公司主动加大了营销力度,投连险独立账户交费因此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预定利率下调是指今年8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该通知将传统保险产品、分红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分别下调至2.5%、2.0%,并将万能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下调至1.5%。而投连险由于投保人需要承担全部的投资风险与收益,因此并无保证利率和预定利率等限制,这使得一部分原本流向其他保险产品的保费转而流入了投连险。

  联合资信发布的《2024年保险行业分析及2025年展望》显示,由于演示利率及保底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万能险产品对保户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同时,“报行合一”政策的实施也导致银保渠道业务收缩,进一步影响了万能险产品的业务需求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保户的投资需求部分转移至了风险及收益较高的投连险产品。

  展望未来,徐昱琛认为,如果未来资本市场能够延续较好的增长趋势,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有望继续保持增长。相反,如果资本市场走势相对低迷,那么投连险的保费增速可能会维持低位或出现下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