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公募基金年内发行规模达1.22万亿元,同比增长4.27%。指数型产品新发规模大幅增长82.45%,成为发行主力。然而,也有十余只新品未能成功发行,近30家基金管理人在年内未能发行任何新产品。预计2025年公募发行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临近年末,公募基金发行成绩单揭晓。据公开数据,截至12月30日,年内新基金发行规模总计达到1.22万亿元,同比增长4.27%。其中,指数型产品表现抢眼,尽管主动权益类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同比有所下滑,但指数型产品新发规模却激增82.45%。然而,市场升温的同时,也有十余只新品未能成功发行,存量产品中也出现多起清盘事件,更有近30家基金管理人在年内未能发行任何新产品。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公募或正在等待更好的市场时机,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新品,预计2025年公募发行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发行总规模微增,华夏基金领跑

随着2024年步入尾声,公募基金的年度发行成绩单也随之出炉。数据显示,年内新基金发行数量达到1123只,发行规模总计1.2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7万亿元增长了4.27%。其中,华夏基金以54只新发基金暂居首位,易方达基金紧随其后,共成立51只新品。整体来看,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富国基金等也位列新发数量前十,均成立超过30只新品。

值得注意的是,年内尚未出现发行规模超百亿元的新基金,平安宁波交投REIT以80.88亿元的新发规模位居榜首。此外,包括安信长鑫增强债券、泰康稳健双利债券等在内的29只新品的发行规模超过79亿元。

在主动权益类基金方面,嘉实红利精选混合发起式以28.48亿元的新发规模领先,年内发行规模超10亿元的还有兴证全球红利混合、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混合等5只基金。然而,近两年均未见主动权益类基金百亿爆款的身影,2022年和2021年分别仅有接近和超过百亿元的新发规模基金。

公募基金总规模也曾多次站上30万亿元关口,并在9月末创下32万亿元的历史高点,但后续规模有所波动。截至11月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99万亿元,环比增长1.52%。分析人士指出,市场环境改善有利于基金发行,但投资者信心恢复仍不足,导致尚无发行规模破百亿的爆款产品。

指数产品发行大热,主动权益类遇冷

从细分类别来看,指数型产品以微弱优势超越债券型产品,成为年内发行主力。数据显示,年内主动权益类产品共计发行267只,合计发行规模为724.54亿元,同比缩水47.51%;债券型产品发行规模为5251.76亿元,同比缩水12.98%。而指数型产品则共计发行476只,发行规模达5389.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2.45%,占比全部发行规模的44%。

临近年末,指数型基金发行热情不减。12月成立的99只产品中,有44只为指数型基金。此外,截至12月30日,还有70只新基金等待发行,其中近半数均为指数型基金。分析人士指出,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收益受基金经理管理运作影响较大,而前几年部分产品收益不佳导致投资者信任危机。相比之下,指数型基金紧密跟踪市场指数,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更受投资者青睐。

同时,指数型产品的管理费相对较低,也吸引了部分投资者的关注。然而,主动权益类产品受到市场环境、基金经理表现等多种因素影响,投资者对其投资回报的期望可能有所降低。指数型基金发行火热的趋势能否延续,仍取决于市场环境、投资者需求以及基金公司策略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基金发行市场升温的同时,也有14只新基金相继宣布募集失败,包括主动权益类基金和指数型基金等。此外,年内清盘的基金数量已达303只,同比增长16.54%。其中不乏年内新成立的基金。

多家公募“颗粒无收”,聚焦高质量发展

在部分公募积极发行新基金的同时,也有多家公募在年内未能发行任何新产品。数据显示,除了40余家证券公司及资管公司外,还有中邮创业基金、浙商基金等29家公募在年内未有新基金发行成立。拉长时间看,北信瑞丰基金等12家机构则连续两年“颗粒无收”。

不过,也有公募在经历连续两年未有新品成立后,于今年成功发行了新产品。分析人士指出,部分公募在年内未布局新品可能与其战略调整有关,正在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现有产品竞争力。同时,这些公募也可能在等待更好的市场机会,以便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

当前公募行业比较看重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未来,“轻首发、重持营”现象或成常态,基金公司会更专注从投研端打磨产品。同时,基金公司也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以满足投资者需求。总体而言,对2025年的公募发行市场持乐观态度。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