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报告:2025年经济增长或更依赖投资,宏观杠杆率稳步提升
AI导读:
中信证券发布报告指出,2025年我国经济增长或更依赖投资驱动,包括赤字率提高、地方专项债扩大等措施,均可实现宏观杠杆率的稳步提升。
财中社12月30日电中信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经济增长与信用扩张紧密相连,实体经济周期的变化对产品库存增速有着规律性影响。在信用扩张阶段,工业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库存相应增长;而在信用收缩阶段,则通常伴随着库存减少。面对中美贸易竞争加剧的形势,我国出口增速或难以迅速提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通过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来促进经济基本面的修复与回暖。
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国历轮库存周期或信用周期的特点,指出历次信用扩张的背后,要么是出口增长,要么是政府扩大投资规模。例如,2001年与2020年的信用扩张主要得益于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而2009年、2014年、2017年的信用扩张则与政府增大投资规模紧密相关,如2008年的“四万亿”投资计划等。报告强调,在历次信用扩张周期中,消费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扩大投资则能更迅速地促进经济基本面修复。
此外,报告还以各部门发行债券同比增速为衡量标准,回顾了我国债务周期的演变。自2008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三轮加杠杆进程,包括“四万亿”周期、地方隐债周期、居民加杠杆等。近年来,“去杠杆”和“稳杠杆”进程开启,宏观杠杆率与债券发行同比增速边际下行。经历多年降杠杆后,非金融企业部门、中央政府等部门杠杆率有所下降,为2025年稳增长政策发力提供了空间。
从中央层面看,2020年至2022年中央政府赤字预算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财政赤字预算规模达到4.06万亿元,同比增长5.70%。央企层面,当前央企负债率距离2015年的高点有4%的空间,有望在2025年承担加杠杆任务。然而,地方层面则面临现金流紧张、债务负担加重的问题,进一步加杠杆空间有限。
展望未来,报告认为2025年赤字率的提高、地方专项债的扩大、央企专项债的发行以及制造业投资规模的加力,均将助力宏观杠杆率的稳步提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提出“提高财政赤字率”,预计我国将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形式扩大政府投资,进而提升宏观杠杆率。同时,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机制的优化完善,资金运用效率与项目审核效率有望提高,为宏观杠杆率的稳步增长提供支撑。此外,央企和国企也有望通过债券或多元化融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扩大投资和维稳经济的目标。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