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年底积极布局,通过ETF大规模入市
AI导读:
近期市场波动中,机构通过ETF渠道加大入市力度,指数基金成为资金重要配置工具,后续增量资金可期。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指数基金被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长期增量资金前景看好。
摘要 【机构年底积极布局,通过ETF大规模入市】近期市场波动中,机构纷纷通过ETF渠道加大入市力度。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频繁出现外资巨头、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及券商的身影。当前,指数基金已成为资金配置的重要工具,正在发行的指数基金数量超过20只,预示着后续将有大量增量资金涌入市场。
在近期市场震荡的背景下,机构通过ETF密集入市。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外资巨头、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及券商等机构频繁现身。从市场趋势来看,指数基金已成为资金的重要配置选择,当前市场上有超过20只指数基金正在发行,预示着后续将有大量增量资金进入市场。
机构持续增持ETF
自12月以来,多只新成立的ETF发布了上市交易公告书,揭示了前十大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情况。以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为例,截至12月20日,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占比高达95.01%。其中,外资巨头巴克莱银行成为第一大持有人,持有该ETF 8500万元,华泰柏瑞基金也自购了3000万元。
此外,券商和私募基金也频频出手。广发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ETF的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截至12月23日,瑷尔德润鑫17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绰瑞北岳37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国联证券、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机构位列前十大基金份额持有人名单。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国联安上证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ETF上,截至12月19日,该基金的前十大份额持有人包括上海证券护航FOF单一资产管理计划、青骓旭照二十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华泰证券等机构。
除了青睐新发ETF,机构资金还持续涌入存量ETF。据Choice数据,截至12月26日,12月以来股票型ETF净申购额达到421.86亿元。其中,华夏中证A500ETF净申购额为61.58亿元,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南方中证A500ETF等基金的净申购额均超过40亿元。
未来,将有更多指数基金成立,为市场持续注入新的增量资金。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当前有21只指数基金正在发行,包括中金中证A500ETF、工银瑞信创业板50ETF、融通中证A500ETF等宽基指数基金,以及摩根科创信息技术ETF、永赢通用航空ETF、银华科创板人工智能ETF等行业主题指数基金。
长期增量资金前景看好
随着ETF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多元化,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对ETF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近一年来,不仅中央汇金持续增持ETF,许多保险资金和私募机构也在积极买入。个人投资者投资ETF的账户数量也明显增加,许多新开户的投资者选择ETF作为投资A股和把握市场机会的工具。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许之彦认为,随着机构投资者参与度的提升,ETF将加速增长,预计到2035年,ETF规模有望达到8万亿元至10万亿元。
更多长期增量资金值得期待。12月12日,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被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国泰基金董事长周向勇表示,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指数基金被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预计至2030年,个人养老金将带来1万亿元至3万亿元的增量资金,为以宽基为代表的指数基金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构建“长钱长投”的生态环境
易方达基金认为,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中长期增量资金通过指数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构建“长钱长投”的生态环境。指数基金具有费率低、风险分散、透明度高等特点,与养老金的长期投资需求相契合。
平安基金指出,指数基金跟踪特定市场指数,持仓分散,能有效降低单一股票“爆雷”带来的巨大风险。与主动管理型基金相比,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较低,长期来看,可为投资者节省大量成本。在市场有效性提升的背景下,指数基金因紧密贴合市场走势,能够稳定获取平均收益,满足个人养老金追求持续、平稳增值的需求。
以海外成熟市场为例,截至2023年底,美国被动指数基金的规模约为5.9万亿美元,其中来自养老金的规模为2.6万亿美元,占比约45%。业内人士表示,指数基金被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名录,有望进一步提升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在指数基金中的占比。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机构年底积极布局 通过ETF大规模入市)
(责任编辑:137)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