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上证·滴水湖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重构高新技术行业市场秩序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强调“基础研发+产业升级+科创金融”是穿越经济周期的法宝。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近日在上证·滴水湖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重构高新技术行业市场秩序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刘元春强调,“基础研发+产业升级+科创金融”是穿越经济周期的法宝,也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崛起的关键。他指出,中国在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过1200万辆,中国汽车产销量将保持全球第一。

  刘元春表示,中国在工业机器人安装数量、核电站建设数量和临床试验数量等方面也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这体现了中国在长短期目标、贸易模式、技术进步工具等方面的完整逻辑体系。他认为,这一创新体系背后,体现了“基础研发+产业升级+科创金融”的三大法宝。

  此外,刘元春还介绍了合肥模式、苏州模式、深圳模式、上海模式等产业发展模式,指出这些模式结合了政府的产投模式和以VC/PE、资本市场为主体的市场体系,形成了新型合伙模式,这是我国在新一轮赶超中形成的模式创新。

  然而,尽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水平,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面板、锂电池等产业却出现了低价格竞争的问题。刘元春分析称,这主要是由于产业周期转换和现代产业发展模式中的超调与泡沫现象所致。因此,他呼吁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宏观战略要更为坚定,同时要在可持续的良性市场秩序的构建上下功夫,进行制度性重构。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