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现场检查力度将加大,严把审核关
AI导读:
证监会计划大幅提高IPO现场检查比例,近3年数据显示六成企业在监管压力下终止IPO进程,通关率仅15.2%。现场检查是严把IPO审核关的重要手段,未来有望加大力度实现全覆盖。
在证监会发行司司长严伯进提出“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后,证监会主席吴清于今年两会期间进一步强调,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的覆盖面将成倍增加。IPO现场检查已成为当前IPO审核环节的重要焦点。
近期,媒体披露了近3年IPO现场检查的详细情况。自2021年至今,监管层共进行了13轮现场检查,涉及99家企业,其中近六成企业因监管压力终止了IPO进程。截至当前,仅15家企业成功上市,通关率仅为15.2%。
从数据上看,吴清所提及的“现场检查覆盖面非常有限”的问题确实存在。然而,15.2%的通关率也揭示了若干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现场检查作为提升IPO公司质量的重要手段,其震慑效果显著。在不到100家被抽中检查的企业中,有57家终止了审查,其中54家为主动撤回。
其次,IPO公司的整体质量不容乐观,“带病闯关”现象频发。新股发行提速导致大量企业涌入IPO队伍,但其中不少是抱着侥幸心理,试图蒙混过关。面对现场检查,这些企业往往选择“一查就撤”,2021年以来,99家被抽中检查的企业中有54家选择了撤回。
此外,那些未经现场检查便成功过会甚至上市的公司,其质量同样令人担忧。许多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的公司,正是未经现场检查的企业。未来,经过现场检查上市的公司或将更受投资者信赖。
同时,要落实“申报即担责”的监管要求,撤单公司也应成为检查的重点。撤单公司往往存在各种问题,落实监管要求不仅需要对上会公司追责,同样需要对撤单公司追责。只有全方位追责,才能让拟IPO公司认真对待IPO申请,避免将其视为儿戏。
最后,现场检查是严把IPO审核关的有效手段,因此有必要加大IPO现场检查力度。吴清已强调要“成倍地大幅地提高覆盖面”。笔者建议,可逐步将现场检查比例提高至20%—30%,再至50%,最终实现全覆盖,让现场检查为新股上市背书,确保每一家上市公司都成为诚信经营、让投资者放心的企业。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