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现场检查力度加大,监管环境愈发严格
AI导读: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将成倍增加现场检查覆盖面,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倒逼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提高执业水平。随着检查力度的加大,“一查就撤”现象有所改善,但事后追责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未来,IPO市场的监管环境将更加严格。
现场检查的威慑力正在持续加强,IPO市场的监管环境愈发严格。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两会记者会上强调,未来将成倍增加现场检查的覆盖面,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以此倒逼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提高执业和服务水平。
在“申报即担责”的原则下,全行业正严阵以待,努力提高执业水平。近日,吴清在证监会党委扩大会议上再次强调,要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严把IPO入口关,坚决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今年1月,海通证券因沃得农机IPO“一查就撤”被监管警示,一撤已不能了之。随着检查力度的加大,不少企业选择“一撤了之”,但主动撤回也往往难逃事后追责。2024年首批IPO现场检查的名单已落地,分别是恒达智控、城建设计,保荐机构分别为中信建投、中信证券。
据统计,自2022年以来,被抽中现场检查的53家企业中,有24家在现场检查后终止,占比45.28%。相较于2021年的71.74%,“一查就撤”现象有所改善。这些撤回的企业中,民生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多家券商担任了保荐机构,市场关注度持续上升。
随着现场检查力度的加大,不少企业因存在瑕疵问题经不起细查而选择撤回,但事后追责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23年至今,已有多家保荐机构和保代因未尽责而受到监管处罚。这些处罚主要涉及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内控制度执行有效性不足等问题。
近日,吴清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要成倍大幅增加现场检查的覆盖面,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去年11月,证监会公开征求意见修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旨在进一步强化“申报即担责”要求,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值得关注的是,“免检期”规定将被取消,这意味着即便IPO企业撤回申报材料,也将继续被执行检查。
未来,随着现场检查覆盖面的大幅增加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IPO市场的监管环境将更加严格。这将有助于提升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执业水平,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