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雷军“再赌”新能源,格力小米双双入局
AI导读:
董明珠与雷军再次“设赌”,赌局聚焦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格力电器与小米集团同时宣布进军汽车业,分别通过收购银隆新能源和注册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展开布局。
董明珠与雷军再次“设赌”,但此次赌局不再聚焦于企业业绩,而是转向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上周,格力电器(000651.SZ)斥资18.28亿元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正式进军汽车业;小米集团(01810.HK)亦不甘示弱,宣布在北京注册成立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00亿元。
董明珠不仅将个人所持银隆17.46%股权的投票权委托给格力电器,还使得格力合计持有银隆47.93%的表决权,银隆由此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这一举动让人回想起五年前格力电器试图全资收购银隆却遭阻的往事,业界纷纷感叹“董明珠造车决心未改”。
雷军则在微博上为小米汽车的自动驾驶部门招募人才,誓言打造米粉喜爱的智能电动汽车,构建更美好的智能生活生态。两人八年前的“十亿赌约”曾轰动一时,如今再次同时踏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未来胜负难料。
格力电器收购银隆后,首要任务是发展储能业务,而小米则一开始就押注智能汽车。格力选择控股银隆,看似造车步伐更快,但银隆近年来财务状况不佳,2020年亏损6.88亿元,2021年前7个月继续亏损7.63亿元。然而,格力看重的是银隆的储能电池和技术,特别是其核心产品钛酸锂电池,具有充电快、安全、寿命长等特点。
格力希望借助银隆的储能电池和技术,支撑其“零碳”智能家居业务的发展,并在节能上形成差异化优势。此外,银隆的储能电池业务本身还能成为格力电器营收的新增长点。未来,银隆钛酸锂电池的产能有望继续扩大,应用领域也将不断延伸。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格力计划先巩固发展新能源商用车业务,再择机进入新能源家用轿车市场。银隆的商用车产品齐全,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和地区应用,但新能源客车市场客户群体成熟稳定,未来想象空间不大。因此,格力可能需要切入乘用车市场才能实现年营收6000亿元的目标。
然而,格力在跨界造车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资金持续投入、专业团队组建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等。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认为,格力应利用好银隆锂电池板块产品,围绕智能家居领域做更多的业务深挖,这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市场战略。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