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都市圈增至15个,发展面临新挑战与机遇
AI导读:
2024年国家级都市圈增至15个,都市圈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成本分担、利益分配等挑战,同时承载系统性改革任务,迎来新机遇。
与去年连续批复7个都市圈相比,2024年的都市圈发展显得相对平静,官方尚未正式公布新的都市圈获批消息。然而,从官方与网友的互动中透露,今年已有一个都市圈成功晋级为国家级都市圈,使得国家级都市圈的总数达到了15个。
12月27日,第四届成都都市圈建设论坛在成都举行,国内14个都市圈的代表齐聚一堂,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发布了《现代化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2024》,为都市圈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自2019年起,国家发改委便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为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从2021年至2023年,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了南京、福州、成都等14个国家级都市圈,其中2023年更是快速扩容,新增了沈阳、杭州、郑州等7个都市圈。
截至目前,虽然官方尚未公布2024年新批复的都市圈名单,但合肥都市圈和厦漳泉都市圈均传出了相关消息。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称“合肥都市圈规划即将获批”,而福建省发改委也回复网友称,《厦漳泉都市圈发展规划》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衔接函复。
至此,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或“衔接函复”的国家级都市圈已经达到了15个,这些都市圈大多按照“1小时通勤圈”的范围进行规划,面积在2万平方公里左右。其中,郑州都市圈以郑州为中心,由与其1小时通勤范围内的周边7个地市、44个县市区共同组成,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经济总量也相当可观。
此外,随着都市圈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各大中心城市也在争相规划建设都市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冯奎表示,都市圈已成为政策文件的热词,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动力源。同时,都市圈也是全球和地方连接的单元,直接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
然而,在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杭州都市圈发展经历了18年,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遇到了成本分担和利益分配等共性问题。济南市发改委总工程师张巍也表示,行政区划所建成的隔阂对都市圈整个经济区的推动确实是一个藩篱。
为了推动都市圈的健康发展,相关政策文件中也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要求。比如,《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就提出,要率先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动在规划统筹、政策协调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冯奎认为,都市圈是系统性改革的理想空间,可以承载很多改革任务。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部分内容为综合整理)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