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四川具身科技发布首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天行者1号,多家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预计2025年将实现量产,市场前景广阔。

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具身科技”)近日成功发布了其首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1号(SKYWALKER I)。12月30日,具身科技负责人程卿苗透露,天行者1号正为进入工厂实训做准备,并计划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天行者1号身高165厘米,体重50千克,续航可达一个半小时,是四川首台直立行走的全尺寸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它搭载了四十多个运动电机,已具备行走能力,并计划实现跑动功能。此外,天行者1号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紧凑一体化关节及运动控制算法,能应对复杂环境挑战,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率超90%,未来有望在农业、工业、文旅等领域应用。

具身科技首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1号亮相。图片来源:具身科技

具身科技由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孵化,获四川省科技厅支持,并与电子科技大学及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合作,成功研发此款人形机器人。

近期,多家企业纷纷公布国产人形机器人研发进展。上海矩阵超智发布MATRIX-1,预计2025年上半年进入工厂实训,下半年量产;优理奇科技发布Wanda 2.0,拥有超长臂展和强大负载能力;广汽集团发布GoMate,展示精准动作控制和自主决策能力。此外,华为、小鹏汽车等企业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加大布局。

产业链相关企业也传来利好消息。蓝思科技已与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合作,预计明年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组装和规模量产;阿莱德、柯力传感等公司也通过人形机器人公司的产品测试并送样。

华西证券和中信证券均认为,202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实现量产,国内供应链企业将从中受益。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