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董秘烦恼:真假调研纪要扰乱市场
AI导读:
近期,互联网上流传的不明来源、掐头去尾的调研纪要导致上市公司股价剧烈波动,引起监管关注。这些纪要干扰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破坏了市场公平公正原则。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正采取措施应对。
杭州某上市公司董秘近日表达了对互联网上流传的公司交流纪要信息的烦恼。这些不明来源、掐头去尾的纪要导致公司股价剧烈波动,甚至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调查,网络平台上流传的调研纪要,成为一股影响市场波动,甚至带有产业链特征的信息源。这些纪要往往迎合投资者对证券信息的渴求心理,在利益驱动下呈现多点扩散的特征,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造成干扰,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
由于信息发布者隐蔽,追责成为一大难题。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指出,如果相关主体编造、传播的信息不客观真实,且对股价造成了影响,那么根据相关法条,他们将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及行政法律责任。
记者发现,这些纪要多数源于真实的交流会或调研活动,但往往被参加调研的投资者擅自发布,并添油加醋,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引发股价波动。这些公司多涉及热点题材,本身受市场关注度高。
此外,一些移花接木甚至无中生有的假纪要也层出不穷。例如,天域半导体曾发布声明,称网络上流传的一份不实纪要对其正常经营产生了影响,并保留追究相关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利用投资者信息渴求的心理,一些内容运营者以个股调研纪要作为引流入口,吸引投资者付费入群获利。这些付费信息经多点链式传播后,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股价。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论坛社区内,用户几乎每天都会发布大量未经验证真假的调研纪要,拥有较多粉丝。付费购买此类信息的投资者也不在少数,他们希望以此尽快了解相关个股或行业信息,为交易决策提供参考。
追根溯源,一些投资大户、私募或券商的大客户,出于吸引注意力、配合市值管理等动机,存在夸大其词发布纪要的动机。这些真真假假的证券信息,在调研、交流会等场景中高发,缺乏流程、信息隔离、披露等规范。
面对真真假假的调研纪要,上市公司应规范流程,签订保密协议,并要求参与调研者签字确认调研纪要。如果信息存在虚假内容或误导性内容,公司必须第一时间澄清,并主动向监管部门报告。
监管部门对此类虚假信息传播保持高压态势。专家表示,互联网环境下资本市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针对不同情况应区别对待。对于小道消息,如果未对市场造成大影响,通常不应管束;但对于正规机构或有影响的大V发布的消息,上市公司和相关责任主体需切实承担责任,及时澄清。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