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总裁贾飙在峰会上表示,保险行业应回归风险保障本源,并面对老龄化、疫情等挑战,预计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保险市场,需明确转型方向,迈向高质量发展。

 “人口红利时代已成过往。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总裁贾飙在证券时报主办的‘2022年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上强调,保险行业应回归风险保障本源,这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保险行业过去十年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疫情和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保险行业步入了深度调整期。

 在峰会上,贾飙围绕《明晰战略、保持定力,坚定不移推动行业转型发展》主题进行了演讲,详细探讨了保险行业面临的困境、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贾飙曾在原保监会及银保监会担任要职,见证了保险行业的壮大历程。他的演讲内容主要包括保险行业近十年的成就、当前困境与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保险市场

 贾飙指出,过去十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增至4.49万亿,保险密度达520美元/人,保险深度增至3.9%。当前,中国保险市场排名全球第二,据预测,有望在203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保险市场。

 同时,风险保障功能显著增强,2021年,保险行业为社会提供的保险金额达到12146万亿,是2012年的22倍,相当于当年GDP总额的107倍。保险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亦展现出巨大潜力,截至2022年6月末,约21.85万亿的保险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当前保险行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尽管成就斐然,但保险行业近两年却进入转型调整期。贾飙表示,2022年是近年来保险行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临保费收入增长乏力、渠道转型困难、保险覆盖面不广、产品同质化严重等挑战。

 他指出,近年来保费增速明显下滑,代理人数量大幅减少,从最高峰时期的912万降至2022年6月末的521.7万。同时,金融市场下跌也使得保险资金运用端出现较大波动。

 贾飙强调,现有的单一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行业发展要求,保险行业必须转型,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迈向高质量发展。

 保险行业转型应着重四大方面

 针对行业转型方向,贾飙提出了四点建议:明确转型方向,坚持回归风险保障本源;发挥综合优势和科技赋能;保持战略定力,精耕细作;深耕细分市场,建立专业化特色。

 贾飙认为,保险产品要实现差异化竞争,必须发挥风险保障功能,这也是保险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同时,保险行业还需扩大产品覆盖面,进一步向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发展。

 贾飙还强调,保险公司应明确转型方向,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进行数字化转型,建立自己的专业化特色,培养自己的专业化能力。

 贾飙最后引用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席勒的名言:“真正的好金融绝不仅仅是管理风险,还必须是社会资产的看守者和社会价值的支持者。”他希望保险行业能够明晰战略,保持耐心定力,坚定不移地推动行业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前进。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