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工业经济数据,显示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但结构持续改善。文章指出,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需聚焦行业、地区和企业,同时在供需两端下功夫,既要立足当前,也应兼顾长远。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但增速较前9个月有所放缓,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降幅也进一步扩大。面对这一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作出最新部署,强调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以加快释放消费需求,落实惠企纾困政策,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尽管整体利润有所下降,但工业企业利润结构仍在持续改善。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利润,已连续6个月回升,其8个大类行业利润均较前9个月有所改善,且整体占比也在逐步提高。同时,随着稳外资政策发力,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同比降幅也连续3个月收窄,中小企业利润则持续增长。

  然而,10月份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出现小幅波动,表明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亟需政策接续跟进。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必须充分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将工业稳增长置于重要位置,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面对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市场需求恢复滞后、产业链供应链卡点堵点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需进一步推动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实落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需聚焦行业、地区和企业。今年以来,工业大省、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未来,需对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分类施策,压实主体责任。行业方面,要巩固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推动原材料行业提质增效,促进消费品行业稳定恢复;区域方面,要充分发挥东部工业大省带头作用,巩固中西部快速增长势头,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企业方面,既要发挥大型企业“顶梁柱”作用,也要激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活力。

  此外,推动工业经济恢复还需在供需两端下功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是解决供需恢复不平衡问题的关键。需求侧需深挖市场潜能,扩大消费需求,稳住大宗消费,挖掘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潜力;供给侧则需推进补链强链,加快培育新动能,确保重点企业稳定生产和物流畅通,加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引导资金投向制造业重点领域。

  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既要立足当前,也应兼顾长远。一方面,建立常态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机制,帮助龙头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解决堵点卡点问题;另一方面,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等工作,促进重点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注入新动能。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