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3000点后步履维艰,强基之路何在?
AI导读:
上证指数站上3000点后增长缓慢,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疲软是主要原因。证监会强调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快退市,规范减持。专家建议将大股东限售股转化为优先股,缓解市场减持压力。
从2月5日至2月23日,上证指数仅用八个交易日便突破了2700、2800、2900、3000四大整数关口。然而,自2月23日站上3000点后,尽管日成交额持续在万亿元以上,但指数增长缓慢,至今仅达到3045点。沪深两市的5100多只个股中,约四分之三的股票上涨,而四分之一的股票下跌。
站上3000点后,股市为何步履维艰?尽管A股相较于美、欧、日等主要资本市场仍处于估值洼地,但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的疲软难以支撑股市的快速上涨。2月份,百城房产销售额同比下降60%,制造业PMI为49.1%,连续五个月处于收缩区间,经济复苏之路依然曲折。
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反映出市场的困境。目前,除中芯国际和诺诚健华外,569家科创板公司已披露2023年年报和业绩快报,累计营收增长4.6%,但盈利下降36%,ROE仅为4.07%。创业板方面,已有74家公司披露年报和业绩快报,累计营收增长3%,盈利下降27%,ROE为6.46%。
证监会主席吴清指出,我国资本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但仍需加强基石,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他强调,欧美股市特别是美股的创新高主要得益于有“真本事、真业绩”的大型科技股,而A股则缺乏这样的支撑。为此,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寄希望于好公司,特别是绩优大公司不断科技创新;二是加快退市,应退尽退。
此外,A股市场还存在大股东减持套现的问题。近年来,大股东减持规模远超IPO融资额,给市场带来巨大压力。吴清在记者会上专门提及规范减持,并表示要依法严厉打击违规减持行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限售股减持问题,有专家建议将大股东的部分限售股由普通股转化为优先股,以缓解市场减持压力,提升普通股价值。
对于新发行上市的公司,如果实控人持股占比过高,也应将部分股份转为优先股,以降低市场对“大小限”减持的恐惧,提升市场信心。如果这些措施能够得到有效实施,A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加稳健的发展。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