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加强IPO监管,多项硬措施出炉
AI导读:
证监会将建立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机制,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随机抽查比例和现场检查力度,确保现场检查覆盖率不低于三分之一。同时,提出多项硬措施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加强对保荐代表人的声誉约束。
证监会计划推行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机制,将拟上市企业的随机抽查比例大幅提高,并加强问题导向的现场检查力度,确保现场检查覆盖率不低于三分之一。目前,A股IPO排队在审企业数量达到622家,预计将有超过200家企业面临现场检查。
证监会主席吴清履新后,证监会迅速发布三项重要文件,旨在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实施“两强”“两严”政策,以实际行动加强监管。
其中,《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提出了多项针对性硬措施,如首次明确“飞行检查机制”,即不提前告知直接开展检查,以打击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等行为。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将落实机构和人员“双罚”,加大对投行负责人、高管乃至公司总经理、董事长的处罚力度。
数据显示,自2021年至今,监管部门已发起13轮IPO现场检查,抽中99家企业,其中57家终止审核,终止率高达57.6%。截至3月20日,排队在审企业数量仍高达622家,预计将有更多企业接受严格检查。
证监会强调,对于“一查就撤”的企业将追究到底、责任到人,特别关注撤否率较高和“业绩变脸”等市场关注的突出问题。同时,将完善保荐代表人负面评价公示机制,让声誉约束真正发挥作用,希望涌现出真正为市场和投资人推荐优质公司的金牌保荐人。
此外,证监会还提出突出交易所审核主体责任,对上市委委员和审核注册人员实施终身追究党纪政务责任制度。同时,配合相关主管部门持续完善行业机构薪酬管理制度。
近期,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因撤单数量较多而备受关注。数据显示,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保荐的撤单企业占比超过两成。同时,这些券商保荐的IPO项目也频繁出现破发和业绩下滑等问题。
例如,中信证券保荐的*ST左江涉嫌重大财务造假,股价大幅下跌;而中信建投保荐的紫晶存储则成为科创板率先退市的公司之一,已赔付投资者损失10.86亿元。尽管这些问题频出,但这两家券商在2023年的券商评级中仍分别获得A类和B类评价。
这些案例表明,证监会加强现场抽查、从严监管高价超募和业绩变脸、落实机构和人员双罚以及完善薪酬管理制度等措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