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季,投资者期待优异业绩与丰厚分红。派息率高低成为讨论焦点,需结合公司情况与长期目标谨慎分析。鼓励合理规范分配,兼顾投资者诉求与公司长期发展。

时值三月,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季再度来临,伴随着年度分配预案的公布,投资者们既期待看到优异的业绩成绩单,也盼望公司能慷慨解囊,提供丰厚的分红方案。监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鼓励上市公司根据自身情况理性分配,力求给予投资者最大回报。当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年度分配的期待值极高,尤其是对那些在过去一年中蒙受损失的投资者而言,分红更成为了他们的期盼。

然而,关于上市公司年度分配中的派息率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派息率,即公司当年实际派发的利息与可供分配利润之比,其高低并非绝对。在海外市场中,平均派息率约为30%。我国A股市场过去派息率较低,但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近年来已提升至30%左右的水平。考虑到我国当前基准利率较低、流动性充裕,以及盈利大户多为成熟传统企业,进一步提高派息率的可能性确实存在。

但值得注意的是,鼓励上市公司多分红并非意味着派息率越高越好。企业需考虑可持续发展,将部分盈利用于扩大再生产,保留发展后劲。因此,多数上市公司派息率维持在30%左右。同时,越来越多公司选择回购注销股份,此举对股价的正面影响甚至超过分红。关于回购注销是否应视为红利分配的特殊形式,业内仍存在争议。但从投资者角度看,公司回购注销股份或对其更有利。

此外,监管部门出台新规,对未达到分红要求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施股票卖出限制。此政策旨在提高控股股东分配意识,但有人担忧,部分控股股东可能为避免限制而一次性大幅提高派息率,从而损害公司发展潜力,对投资者利益造成不利影响。此类利用高派息率满足少数股东利益的案例屡见不鲜,提醒投资者需全面分析判断派息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从长期目标出发谨慎研究。既要反对不分配或少分配的“铁公鸡”行为,也要抵制盲目分配、超额分配的短视行为,确保上市公司分配行为合理规范,既回应投资者诉求,又兼顾公司长期发展,推动市值管理。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