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双重功能,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同时,金融开放取得新进展,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人民币国际化稳慎扎实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指出,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今年,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特别是9月份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密集出台,其中一系列金融政策快速发力显效,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增添了动力。

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实施重大货币政策调整,总体看,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总量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在2月和9月各降准0.5个百分点,累计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引导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等下行,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截至11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7.8%。

结构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质量发展关键环节的支持。截至11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

价格方面,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有效发挥,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11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均较上月下降,并处于历史低位,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减少利息负担。

未来,货币政策将加大调控强度,提高精准性,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动增量政策落地见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传递出积极信号,表明我国具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条件和空间。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政策加力扩大小微企业受益面,优化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并将续贷对象扩展至所有小微企业,阶段性地扩大到中型企业。此外,建立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实现低成本信贷资金直达基层。

科技创新方面,今年以来,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快构建,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截至10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

房地产金融政策方面,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多项政策措施从供需两端共同作用,稳市场的政策目标明确、力度十足。此外,个人住房贷款金融服务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获得感,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惠及5000万户家庭。

在金融开放方面,中国不断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同时,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支持在华外资机构更加全面深入参与中国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稳慎扎实推进,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增长较快。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