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共同绘就现代化产业的新图谱。

  2024年,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引领着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同时,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正迅速崛起。这些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正逐步绘就现代化产业的新图谱。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注入新动能

  在湖南省株洲市,随着工作人员的一声令下,方舟40无人机载着快递包裹腾空而起,精准地飞往物流集散中心。这款应用了机载视觉模块、毫米波雷达模块,并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无人机,降落精度可达厘米级,成功实现了高效便捷的“空中快递”。这只是株洲市“无人机+北斗”低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的低空航线的一个应用实例,该中心已覆盖多个领域,如医疗运输、快递配送、农特产品运输、巡检及应急物资运输等。

  从低空经济到商业航天,再到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等领域,2024年以来,各方都在积极布局新赛道,培育新的增长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8%,增速明显快于全部投资。

  这背后离不开系列支持举措的加码发力。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税收优惠、增加财政投入等方式,持续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传统产业蝶变升级,向“智”攀“高”

  在盛虹石化高端材料PETG装置包装车间里,机械臂正在进行着自动抓取、码垛和缠包等动作。这款自主研发的设备自2024年初投产以来,将相关产品的国产自给率从不足20%大幅拉升至50%以上。这只是传统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一个缩影。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700家高水平5G工厂,以及138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同时,“数实”融合也在逐步走深,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在全球占比达到42%,5G基站总数达419.1万个,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双向奔赴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2024年,我国全球创新力排名上升1位至第11位,成为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这背后是高质量科技供给的持续增加和创新策源的强化。

  以国资央企为例,近年来在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领域建设了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了多个专项行动,在前沿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同时,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措施不断出台,激发了创新创造的活力。

  此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也推动了高效率成果转化。C919累计交付14架、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等成果不断涌现,为产业链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将为2025年的产业布局发展指明方向,推动传统产业持续提质升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速培育,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结构向新、质效向优。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