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低空经济元年:政策引领,产业蓬勃发展
AI导读: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其新增长引擎地位。政策引领下,低空经济产业环境优化,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技术创新持续推进。同时,投融资活动频繁,国资企业涌入,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4年,被誉为“低空经济”的元年。年初,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确立了其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地位。随后,多部门联合发布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旨在推动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的升级,促进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
在政策引领下,低空经济产业环境不断优化。全国多地政府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加大对低空经济的扶持力度。截至2024年9月,中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已突破5万家。同时,低空飞行器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稳步推进。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机构设置”中新增“低空司”,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无人机“外卖员”送咖啡、“空中巴士”常态化运行、无人机跨海岛医疗物资配送等创新应用正在逐步落地。农林植保、环境保护、测绘地理、巡查巡检、公安警务、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医疗救护、观光旅游、飞行培训等成为重点示范应用场景,城市空中交通(UAM)业态也在逐步培育。其中,无人机配送在多个城市实现常态化运营,为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技术的迭代升级是场景赋能的关键。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和民用无人机成为发展热点,为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eVTOL实体产品的落地,标志着航空史上的一次革命。亿航智能EH216-S和峰飞航空V2000CG等eVTOL产品相继获得民航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型号合格证,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据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过5000亿元,预计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其中,eVTOL产业规模从2023年的9.8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95亿元。然而,低空飞行器特别是大中型无人机、eVTOL等制造技术在面向规模化应用时仍面临挑战,技术标准亟待跟进。
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全国约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众多新兴技术企业争相布局这一领域,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低空飞行的保障日益完备。其中,广东省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数量、评价排名方面均位居全国第一,成为低空经济人才的摇篮。
5G-A网络以其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的优势,为低空经济提供了更稳定的通信保障。三大运营商积极布局5G-A网络,推动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国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短板,通用机场数量不足,需要在城市及城市周边建设更多通用机场及城市空中交通垂直起降场。
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低空经济领域投融资活动频繁。北京、安徽、江西等十个省市已发起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超千亿元。众多国资企业涌入低空经济赛道,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积极助推产业发展。无人机、eVTOL企业成为投资热点,多家企业获得大额融资,为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展望未来,2025年低空经济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政策层面将加大支持力度,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和深化。技术创新将持续推进,核心技术攻关有望取得新突破,推动低空飞行器性能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将加速完善,提升低空飞行保障能力。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图片链接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