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下,政策聚焦扩内需,将消费和投资作为双轮驱动,同时加大民生支持政策力度,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以及投资效益。

记者辛圆

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背景下,政策层面对于扩大内需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规划明年工作时,明确将扩大内需列为首要任务,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力求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扩内需之所以被置于核心位置,既源于国内投资和消费增长动力不足的现状,也受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仅为3.3%和3.5%,均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明年支撑经济的关键力量——净出口可能面临动力减弱的风险,尤其是美国新总统上台后可能实施对华关税政策,将对我国出口增长构成一定抑制。

分析师预测,接下来,关于扩内需的积极表述将引领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明年对“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将显著增强,更多惠及民生的政策也将陆续推出。同时,投资将更加注重“含金量”,聚焦具有潜力和牵引性的产业和领域。

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

按照中央部署,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提振消费的具体工作时,特别强调了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凸显了政策的强度。

在2024年发行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约有3000亿元被统筹用于“两新”,其中1500亿元左右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涵盖汽车、家电、电器电子产品等领域。据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陶川分析,明年政策支持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展至今年表现不佳的家具及具有换新潜力的通讯器材,预计财政资金扩容将拉动约4000亿元的潜在销售空间。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梁中华指出,今年“国补”针对8类家电进行补贴,地方层面也进行了优化。例如,上海将干衣机、蒸烤箱、打印机及地板等纳入补贴范围,部分地方换新政策有望在全国推广。梁中华预测,如果明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保持1500亿元,将拉动社零增速0.45-0.6个百分点;若补贴规模扩大至3000亿元,拉动效果或达0.9-1.2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2025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将翻倍至3000亿元,支持领域也将进一步扩大,可能包括更多家具、家装、厨卫用品等,预计拉动新增消费7500亿元,推动社零总额增速加快1.5个百分点。

除了商品消费,服务消费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一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并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表示,服务业虽然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但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在“以旧换新”之外,还应加大对服务业消费的支持,作为激活经济的关键环节,形成服务业占比提高、居民劳动报酬比重提高、居民消费率提高的良性循环。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认为,明年政策对服务消费的支持力度可能加大,例如通过发放文旅、体育消费券等方式促进消费。他指出,中国居民商品消费比重较大,服务消费占比不足,有提升空间。同时,随着制造业对就业拉动作用下降,服务业需要在稳就业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民生支持政策加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减负,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同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及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此前表示,实施消费提振行动的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方式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陶川指出,近年来我国财富基尼系数持续走高,表明当前消费偏弱的核心在于中低收入人群消费信心不足。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具有针对性。他预计,明年3月前可能会召开围绕生育补贴或养老保险的中央财经委会议并提出相关支持政策。

王青预计,2025年财政将适度提供生育补贴,规模可能达到1000亿至1500亿元。此外,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建议,要加快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举措,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和消费水平。

徐天辰认为,明年如何运用财政资金为居民社保收支“增收减负”是一大看点。他建议可以考虑为社保覆盖不足的人员增加保障,如提高城乡基础养老金标准;同时对于社保负担较重的企业和年轻职工,可考虑暂时性减轻其缴费负担,由财政填补缺口。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指出,如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翻倍,中央财政每年需要补贴约4000亿元,虽然规模较大,但能惠及大量领钱人口和参保人口,既有助于短期稳定居民信心,又能从长期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投资更注重效益

扩大内需的另一大重点是投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指出要提高投资效益,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并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

分析师认为,中央的表态意味着明年投资结构和方向将得到优化,高“含金量”的投资项目将有所增加。王青指出,“提高投资效益”意味着2025年投资工作的主要目标不是大幅提高投资增速,而是更加注重投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安全效益。

徐天辰认为,重磅会议强调“提高投资效益”表明最高层已注意到全社会投资回报率下滑的长期性、结构性问题。他预计接下来将限制无效、低回报的投资,如非战略性、传统基建项目;同时减少对“内卷”行业的补贴,将资金和资源更多投向回报潜力更高、牵引性更强也更利长远的项目和领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指出,我国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存在不少短板,如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算法与算力等瓶颈以及高企的物流和金融中介成本。他建议围绕这些领域进行投资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预计接下来将进一步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有效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时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带动全社会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财政良性循环。

华泰证券研究所报告指出,明年配合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扩容,有望进一步增加高科技领域和民生领域投资;同时结合促消费系列政策,有望通过升级旅游、消费等基础设施带动增量投资。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