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I大模型领域在年末掀起新一轮融资竞赛,多家公司宣布完成大规模融资。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多模态融合、垂类应用不断涌现,但面临技术迭代风险、应用落地难题等挑战。

临近年末,AI大模型领域再度掀起融资热潮。12月23日,阶跃星辰成功完成数亿美元B轮融资;12月17日,智谱AI亦宣布获得新一轮30亿元融资;12月11日,面壁智能也完成了新一轮数亿元融资。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年,国内头部AI大模型公司均至少完成了一轮融资,其中智谱AI在3月、6月、9月、12月均宣布了数亿元规模的融资消息;月之暗面在2月完成10亿美元融资,8月再获3亿美元;MinMax、百川智能、零一万物等也分别在3月、7月、8月宣布了大规模融资。

根据北京岁月桔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2024年至今,中国AI领域融资金额已超过821亿元,远超2023年全年的636.76亿元。清科集团创始人倪正东在“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上表示,这是AI行业难得的热闹景象,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火爆融资成为今年一级市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之一。

资深财经专栏作者马继鹏指出,这些公司能够获得如此多的融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过前两年的发展,它们已在各自领域形成了显著优势,如月之暗面、百川智能等,资本在投资时更有信心。

然而,资本对大模型初创公司的态度复杂。一方面,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大模型被视为未来AI的底座,具有强大的规模效应,有望颠覆众多行业,创造巨大商业价值。阿里巴巴等巨头积极投资大模型初创公司,寻找潜力股分散风险,看重初创公司的差异化产品和能力,以及产业链协同需求。另一方面,投资也趋于谨慎。大模型行业竞争激烈,资源向头部集中,烧钱严重且盈利困难,技术迭代风险高,应用落地也面临诸多难题。

展望未来,国内AI大模型赛道竞争将更加激烈,价格战首当其冲。字节跳动发布的豆包视觉理解模型价格大幅低于行业平均,引发多家厂商跟进降价。大模型公司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多模态融合、大小模型协同发展将成为趋势,垂类应用将不断涌现,消费级应用前景广阔,与其他技术融合加深。然而,大模型的发展也面临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伦理和社会问题以及盈利压力等挑战。

马继鹏认为,已经跑出来的大模型公司前景良好,因为它们在技术和市场规模上积累了巨大优势。但整个行业也有一种趋势,即大模型应用类公司可能会更多地在某一个细分领域深耕,通用大模型赛道对资金、数据和技术实力的要求更高,未来可能只会剩下几家通用大模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