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外资机构密集发布2025年前瞻性预测,看好中国市场配置价值,尤其是新兴领域优势产业和AI应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外资机构加大在华展业力度,深度参与中国经济发展。

  元旦将至,2024年步入尾声。在此关键时刻,外资机构纷纷发布2025年市场前瞻。众多外资机构看好新兴市场配置价值,中国市场尤为突出。

  2024年,得益于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落地,中国经济持续回暖,资本市场也迎来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下半年,沪指区间最大涨幅达36.63%。在此背景下,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显著提升,纷纷看多做多,加大配置力度,并积极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

  据2024年三季报显示,摩根士丹利重仓了多只业绩增长的A股上市公司。外资流入持续增加,2024年9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达3.19万亿元,十年间增长了近5倍。

  未来政策预期积极

  面对全球经济挑战,中国政策面释放的积极信号备受外资机构关注。瑞银财富管理大中华区投资总监胡一帆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经济提供稳健支撑。

  惠誉首席经济师Brian Coulton表示,近期会议和政策举措表明,中国将采取更大规模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同配合。包括降息降准、宏观审慎措施以及房地产纾困措施等。此外,高层释放出未来几年提高赤字和增加举债空间的信号,财政刺激力度或将加大。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提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的发言表明,未来政策将着力增加居民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促进消费扩大,形成良性循环。这或是未来增量政策转向刺激消费和充实社会保障福利的信号。

  胡一帆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或与2024年相仿,未来或有更多刺激政策出台以稳增长。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对2025年中国采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乐观态度,但财政支出方向更加重要,需解决关键问题,如房地产行业债务问题。

  陆挺同时提示,政策拐点已在2024年9月24日出现,市场对刺激政策持续或加码推出的预期较高。但需注意避免预期过度拉高导致被动,政策落实需时间,需不断加强沟通,做好预期管理。

  外资看好中国市场并扩大业务

  依托向好的政策预期,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表现持乐观态度。贝莱德智库在2025年全球资产配置展望中给予A股超配评级,认为中国股市估值具有吸引力。

  高盛发布的2025年展望中,提出战术性偏好中国股票,预计A股和H股将有低至中等的潜在回报。关税不利影响或被政策响应部分抵消,市场定位及流动性状况积极。A股对政策宽松信号反应积极,对发达市场关税和人民币贬值风险敏感性较低,在宽松流动性下更有利。

  高盛预计,2025年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将分别上涨15%和13%。同时,中国上市公司每股盈利预计增长7%至10%,上市公司回购增加将进一步支撑A股估值。

  摩根资产管理报告预期,中国股票未来10年至15年每年平均回报率为7.8%,2025年仍有上行潜力。

  随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增多。2024年12月,路博迈基金和安联基金分别进行大额增资,贝莱德基金也继续增资。外资独资公募增资力度加大,表明外资对中国市场信心增强。

  外资关注政策导向和新兴技术行业

  在行业配置上,高盛建议关注顺应中国国内政策导向的板块,包括媒体娱乐、电商等广义消费领域,以及保险、券商等非银金融领域和医疗保健领域。媒体娱乐行业被视为中国强韧性消费服务的关键代表,预计营收增长约5%,利润率恢复。互联网电商或实现7%—9%的盈利增长。

  保险行业估值较低,若A股贝塔行情斜率上升且国内通胀预期上行,则该板块或成为跟上指数表现的标的。券商板块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强劲反弹,2025年日均交易量预计同比增长15%。虽然竞争激烈,但行业整合可能成为券商板块阿尔法收益的主要来源。

  医疗保健行业估值接近历史低点,2025年增长预计约15%。高盛更青睐生物技术而非制药、设备和服务。

  摩根士丹利则关注新能源、医药等行业拐点临近的板块,以及新兴领域的优势产业和AI应用。认为制造业大国优势产业一旦实现海外市场突破,很难被扰动。AI应用方面,过去几年上市公司业绩高速增长,预计明年仍将较快增长。AI基础建设日臻完善,为应用突破奠定良好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