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汽集团发布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多家车企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AI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汽车智能化之路带来变革,人形机器人成为市场热点和汽车产业的新起点。

新华财经上海12月28日电(记者王鹤王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正逐步成为汽车产业的新战略机遇。12月26日,广汽集团在上海隆重发布其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这款全尺寸轮足人形机器人以其卓越的性能,被设计用于安防、康养、汽车后市场、物流、教育等多个场景,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

广汽集团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透露,GoMate不仅是广汽集团对未来生活的创新探索,更是其精心打造的“智能工具”。广汽已制定了详尽的量产规划,预计2025年自研零部件将实现全球批量发售,GoMate整机也将在不同行业进行示范应用。2026年,整机将完成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大至大规模量产。

近年来,车企纷纷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成为这一领域的重量级玩家。除了广汽集团,比亚迪、小鹏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多家企业也相继宣布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比亚迪去年入股智元机器人,并发布招聘信息,正式投身具身智能产业。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AI人形机器人Iron已投入生产实训,奇瑞汽车则与AI公司Aimoga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Mornine,长安汽车则计划投入超500亿元,布局海陆空立体交通方案和人形机器人领域。

图为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更是将人工智能视为“未来的全部”,明确表示理想未来一定会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他认为,汽车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则将这一趋势比作2007年的移动互联网或2012年的新能源,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汽车产业的新起点。

AI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汽车智能化之路带来了全面变革。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预测,未来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三大机器人应用包括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这一观点已成为全球行业共识。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金桥指出,无人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的重要载体,这两大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美国方舟基金(ARK Invest)则预测,如果人形机器人大规模投入使用,未来可以产生24万亿美元的收入。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汽车产业的技术高地和汽车企业的战略竞争支点正在向AI驱动的智能化快速迁移。他认为,未来的发展必须基于高地和支点,建立以AI驱动的智能化发展体系,实现战略迁移。

长安汽车首席智能驾驶技术官陶吉则指出,汽车是标准化的能够承载AI大模型物理世界的载体,未来可能有更多机器人的形态、具身智能的形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车企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主要是因为智能汽车与人形机器人在软硬件底层技术、供应链体系、生产环节等方面存在较强的协同与共振。车企在自动驾驶、传感器、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与人形机器人开发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在供应链上存在大量重叠。同时,汽车工厂也是人形机器人应用的重要场景,可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商业闭环,加快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步伐。

华西证券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在未来几年有望实现突破性发展,特斯拉有望引领量产落地过程。人形机器人短期内有望在工业制造、商用服务等B端场景实现突破,中长期将逐步拓展至极端作业、家用服务等更为复杂的场景。

华西证券认为,环境感知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核心。投资者应关注附加值和国产化率两个维度,特别是国产化渗透率较低的行星滚柱丝杠、空心杯电机和六维力矩传感器等领域,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