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领域寒意渐浓,大模型发展面临三重挑战
AI导读:
近期,人工智能领域感受到寒意,从业者面临技术路径争论与商业化进程挑战。大模型市场竞争激烈,但真正有竞争力的模型不多。同时,大模型发展从量变到质变面临重生能力不足、原生程度不足和内生安全不足三重挑战。
近期,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这不仅体现在应用和商业化进程的挑战上,更体现在技术路径本身的争论与思考中。热潮逐渐退去,行业回归理性。
12月26日,在“大模型技术发展与治理创新”研讨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总裁钱磊指出,相比一年前,能够坚持独立自研、进行基础模型迭代的科技企业数量已大幅减少。同时,北京市网信办副主任潘锋也表示,当前大模型市场虽然“百模大战”,但真正有竞争力的模型并不多,不少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然而,在对话搜索场景竞争红海的同时,自动驾驶、办公、教育、医疗等垂直领域却正在加速释放潜能,这些领域尚未被充分挖掘,为大模型的应用和商业化提供了广阔空间。从生成式AI到智能搜索,再到AI Agent(智能体)、AI硬件,甚至具身智能,大模型应用领域层出不穷,潜力无限。
尽管机会尚多,但大模型的发展从量变到质变依然面临三重挑战:重生能力不足、原生程度不足和内生安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各方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例如,阿里在数据采集、处理阶段强调源头管控,进行严格的数据筛选和数据安全标注,在模型训练和设计阶段通过添加安全语料、设置安全任务等方式提升模型的内生安全能力。
此外,大模型应用迫在眉睫。阿里主张云和AI的协同发展,强调云从IT(信息化)和DT(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向演进。同时,通过提高自研基础模型通义系列的能力和完善AI基础设施及相关支撑系统,降低模型应用开发的成本。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通义千问的API调用价格下降了97%,开源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对于大模型应用趋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大模型安全标准负责人张妍婷表示,端侧模型和具身智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技术产品进程的推移,初创公司“出圈”的窗口期越来越近,大厂也在不断“武装”自己。12月17日智谱官宣30亿元新融资后,同为大模型“六小虎”的阶跃星辰也宣布完成数亿美元B轮融资。市场正在等待一个破土而生的新应用、新产品的到来。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