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权拍卖频现“1元起拍” 折射中小银行困境
AI导读:
今年以来,银行股权频繁现身拍卖平台,“1元起拍”的营销手段虽吸引投资者围观,但成交价格远高于此。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遇冷,反映出其面临的困境,包括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下滑等问题。专家建议中小银行采取措施提升自身股权市场竞争力。
今年以来,银行股权频繁现身各大拍卖平台,其中部分小额银行股权更是以“1元起拍”的超低门槛,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与围观。这种拍卖方式虽看似诱人,但实则多为吸引流量的营销手段。
据业内人士透露,银行股权“1元起拍”仅为噱头,实际成交价格往往远高于此。记者通过阿里资产拍卖平台观察到,此类股权拍卖多以农村金融机构为主,涉及兰州农商行、江西湖口农商行、武汉农商行及东莞农商行等多家机构,且多为自然人持股,单笔拍卖份额一般在1万股至10万股之间。以武汉农商行为例,一笔8万股的自然人股权在“1元起拍”的吸引下,引发了3737人围观,32人参与竞拍,最终成交价为14.1万元。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银行股权“1元起拍”实为营销手段,旨在提升拍卖活动的曝光度,并反映出部分中小银行股权流动性不足的现状。今年以来,中小银行股权在拍卖平台上打折出售却遭遇流拍的现象屡见不鲜,这背后折射出中小银行面临的困境。
田利辉分析称,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遇冷的原因包括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下滑、不良贷款率上升等,这些都削弱了外界对其前景的信心。同时,中小银行在公司治理、外部约束机制及股权分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降低了潜在买家的投资兴趣。此外,政策法规的变化,如监管层面对金融机构股东资质要求的日益严格,也使得许多潜在投资者难以满足条件。
苏商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杜娟表示,中小银行股权流动性较弱,且短时间内上市可能性低,投资者难以通过股权转卖等方式获利。因此,中小银行应采取措施提升自身股权的市场竞争力,如强化信息披露制度、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同时,还应注重盈利和股东分红,积极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让投资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