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山东省属企业今年1月至11月营收、资产总额均居全国首位,利润总额居全国第二。山东省国资委通过强化考核、治理亏损、推进改革、重视科技创新和合作交流等措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济南12月27日电 (记者沙见龙) 12月2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1月至11月,山东省属企业实现营收223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资产总额增至52389亿元,同比增长6%;利润总额达到897亿元。在全国范围内(不含直辖市),山东省属企业的资产和营业收入均位列首位,利润总额紧随其后,各项主要经营指标持续领跑全国。

图为发布会现场。沙见龙摄

山东省国资委主任满慎刚表示,该省通过强化高质量考核,推动企业注重经营质效,追求有利润的营收和具备现金流的利润。今年1月至11月,山东省属企业的营业现金比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均有所增长,分别同比增长0.7、0.1、3.4个百分点,展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山东还深入开展了亏损治理和层级压减专项整治。满慎刚指出,今年1月至11月,山东省属企业的亏损面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35%,亏损额减少了5.9亿元,在去年已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实现了双下降。除特别监管的企业外,其余省属企业的法人层级均被控制在四级以内。

截至目前,山东省级层面的主体改革任务已完成88.3%,超过了国务院国资委设定的70%年度目标。同时,配合山东省委组织部,制定了《省属企业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评估办法》,探索了新的治理路径。

山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修订了省属企业科技创新考核细则,将科技创新在改革绩效考核中的权重从12.5%提升至30%,并实施了研发投入和产出的“双线”考核,以及基础研究和前沿颠覆性技术攻关的中长周期考核,引导企业更加关注内在和长期价值。

据统计,今年1月至11月,山东省属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达到443.3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山东重工和浪潮集团的研发投入分别达到了127.6亿元和100.1亿元,同比增长10.4%和28.2%。省属企业实现的新产品产值达到1728.7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山东重工、华鲁集团、山东能源、山钢集团的新产品产值均超过百亿元。

山东还稳步推进创新平台的“扩面提质”,所有省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设立了研发机构,今年年内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70个。目前,省属企业已建立了76个国家级和521个省部级研发平台。

此外,山东创新制定了《省属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指导企业重新确定主责、主业和拟培育主业,确保29户省属企业的主业不超过3个,避免主业泛化。同时,大力推进省属企业内部专业化整合,今年年内指导企业完成内部专业化整合121次,有效减少了内部同质化竞争。

在合作交流方面,山东发起并组织了黄河流域省(区)属国资国企对接交流会,促成沿黄9省(区)国资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7户省属企业在现场签约了3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230亿元,为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