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意见》提出六大改革亮点
AI导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提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提升专项债作资本金比例、开展“自审自发”试点等六大改革措施,旨在拓宽投向领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稳增长。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关键改革措施。据中诚信国际分析,《意见》主要包含六大亮点: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以拓宽投向领域;将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扩大至22个领域,资本金比例上限提高至30%;在11个地区开展“自审自发”试点,提升地方自主性;优化额度分配,坚持正向激励,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强调专项债早发行、早使用,促进稳增长;强化全流程管理,完善偿债保障机制。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地方政府为公益性项目发行的政府债券,约定以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意见》通过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明确禁止了完全无收益的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等纳入专项债券投向,为专项债的投向领域拓宽奠定了制度基础。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指出,此举扩大了专项债的投向领域,提高了专项债发行使用效率。同时,“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下,地方可自行决定专项债项目投向领域,有助于促进专项债项目与当地实际需求更好匹配。
在提升专项债作资本金比例方面,《意见》强调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并提高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以省份为单位,上限由25%提高至30%。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员周茂华表示,此举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
此外,《意见》还提到,额度分配管理坚持正向激励原则,确保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资金使用效益好的地区倾斜。中诚信国际研报认为,这有利于优化财政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专项债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发行使用效率方面,《意见》提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下放专项债券项目审核权限。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市、上海市等10个省市和河北雄安新区。冯琳表示,这将大大提高专项债项目的申报和审核效率,带动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意见》强调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包括加快发行进度、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进度。中诚信国际研报认为,这有助于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出专项债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效果。
最后,《意见》指出要强化专项债券全流程管理,加强专项债券项目资产管理,建立专项债券偿债备付金制度。中诚信国际研报认为,这将助力提升“债务-资产”转化效率,从不同角度提高专项债的投资效益。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