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提出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强化存款保险专业化金融风险处置职能,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2月27日消息,近日该行正式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报告指出,未来,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用多样化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确保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协调。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加强对非信贷类金融风险的监测

在强化存款保险风险处置功能方面,报告强调,将深化存款保险的专业化风险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其在金融风险防范中的作用。通过构建严格的早期纠正机制,丰富早期纠正手段,以降低后续风险处置的难度和成本。在风险处置环节,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将积极参与方案制定,确保资产管理和估值复核工作顺利进行。

报告还提出,将扩大存款保险基金的资金储备,持续推进存款保险保费的常态化筹集。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多元化投资方式以增加收益。同时,综合考量资金获取便利性和融资成本,探索建立紧急融资机制,以备不时之需,补充基金流动性。

在银行风险监测和预警方面,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末,已有92%的银行(共234家)成功退出预警名单,其中超过八成在识别后两个季度内即能退出。

报告表示,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结合“治已病”与“治未病”理念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动态调整银行风险监测预警指标。在原有以信贷风险为主的监测预警框架下,将加强对非信贷类金融风险的跟踪监测,提升技术保障,实现风险监测预警的数字化、智能化,推动建立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机制,做到风险的“四早”管理。

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报告明确,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聚焦提升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应对能力,强化风险的前瞻性识别预警,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附加监管,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夯实金融体系稳定基础。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金融风险

展望未来,报告认为,我国经济基础稳固,优势显著,韧性十足,潜力巨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金融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报告还强调,将加大对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的布局。完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和监测预警,实现风险的“四早”管理。构建权责明确、激励与约束并重的风险处置机制,建立合理的金融风险处置成本分担机制。扩大存款保险基金及其他行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积累,发挥行业保障基金的市场化、法治化处置平台作用,强化存款保险的专业化风险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