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红利ETF由涨转跌,机构看好红利资产配置价值
AI导读:
三只港股红利相关ETF在12月27日齐齐跌停,但仍出现溢价。业内人士认为,红利板块受资金关注,部分港股红利ETF在港股休市期间引发资金炒作,导致高溢价和高换手。多家基金公司看好红利资产配置价值。
继昨日大涨之后,12月27日,三只专注于港股红利的ETF集体遭遇跌停,尽管如此,这些ETF在二级市场上仍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溢价现象。
业内人士指出,近期红利板块受到越来越多资金的青睐,尤其是在港股休市期间,部分规模较小的港股红利ETF成为资金炒作的对象。然而,由于这些ETF无法通过申购和赎回实时调整供给,且难以有足够的套利资金来抑制溢价,导致资金大量涌入,进一步推高了溢价水平和换手率。随着港股市场的开盘,ETF套利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虽然溢价现象依然存在,但已较前一日有所回落。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在利率快速下行的背景下,红利资产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年末将至,机构资金面临再配置需求,同时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红利低波动资产的相对确定性优势或使其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经过阶段性回调后,其配置价值凸显。
港股红利ETF由涨转跌
12月27日,港股红利ETF市场表现不佳,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万家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以及华泰柏瑞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均遭遇跌停。尽管如此,这些ETF在二级市场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溢价。
具体来看,12月27日,万家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的升贴水率为5.29%,华泰柏瑞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和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的升贴水率分别为4.30%和3.74%。在换手率方面,这三只ETF的换手率分别达到18.08%、24.21%和22.32%。
事实上,港股红利ETF的高溢价现象已持续数日。在12月26日港股休市期间,与红利相关的ETF出现异常波动,部分港股红利ETF在保持活跃交易的同时显著上涨。其中,华泰柏瑞港股通红利低波ETF罕见涨停,多只港股红利ETF也大幅上涨。在此背景下,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万家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的溢价率均超过15%,华泰柏瑞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的溢价率也达到14.11%。同时,这些ETF的换手率也急剧上升,分别达到429.26%、614.86%和503.70%,显示出强烈的炒作氛围。
同日,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ETF、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以及博时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ETF等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也均出现一定溢价。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溢价的港股红利ETF整体规模都相对较小。截至12月26日,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和华泰柏瑞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的规模分别仅为0.76亿元和0.41亿元,万家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的规模也仅有1.47亿元。相比之下,规模超过10亿元的港股红利ETF产品如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以及博时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ETF等的溢价率则相对较低。
华南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规模较小的跨境ETF在流动性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在港股等跨市场因节假日休市时,这些ETF仍可在场内交易,但无法通过申购和赎回实时调整供给。一旦投资者买入情绪高涨,很容易引发炒作和资金涌入。然而,这些ETF难以有足够的套利资金来平抑溢价,因此高溢价和高换手也就不足为奇。对于投资者而言,应关注价格回归净值过程中溢价回落的风险以及指数回调风险。”该人士还指出,在港股开盘后,ETF套利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虽然溢价现象依然存在,但已较前一日有所回落。
机构再配置需求仍有空间
在长期利率下行以及跨年行情的预期下,红利类资产备受市场关注。
截至12月26日,全市场红利主题ETF规模整体增长达267.82亿元,9成以上的产品规模均呈现正增长。在港股红利ETF中,也仅有1只产品规模出现微跌,其余产品规模在本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从险资配置情况来看,以2024年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为统计口径,保险公司重点持仓股票中高股息品种的占比有所下降。这表明未来险资对红利资产仍有较大的配置空间。
数据显示,自12月以来,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12月16日,中债国债30年期收益率首次跌破2%。与此同时,近一年来红利低波指数的股息率超过5.15%。华泰柏瑞基金表示,在利率加速下行的背景下,红利资产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年末将至,机构资金面临再配置需求,同时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此背景下,红利低波动资产的相对确定性优势或使其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
华安基金也指出,在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中,红利策略具有明显优势。在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均较强。港股通央企红利的股息率优势显著,经过阶段性回调后,其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