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新年开门红:跨年布局聚焦主动与被动基金
AI导读:
2024年底,基金业新年开门红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跨年布局中主动和被动基金均成为主力军,包括中证A500和沪深300等主流宽基指数产品,以及科技和红利等主题型主动权益基金。
2024年即将落幕,但新一轮的市场行情复苏正推动着基金业迈向新年开门红,这一趋势在基金发行的跨年布局中尤为显著。截至12月26日,全市场共有90只基金正在或即将发行,其中多数产品的发行日期被安排在了2025年,主动与被动基金共同构成了开门红的主力军。
中证A500和沪深300等主流宽基指数产品,以及科技和红利等主题型主动权益基金纷纷亮相。个别中证A500指数基金甚至将首发日锁定在了2025年首个交易日(1月2日),显示出基金公司对新年开门红的重视。
回顾历史,公募基金的开门红现象在2020年至2021年间尤为引人关注,明星基金经理挂帅,爆款基金层出不穷。然而,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这一现象有所淡化。但随着2024年市场行情的回升,开门红现象再次回归市场视野。但本质上,开门红更多是基金公司在特殊时间节点下的营销手段,其成败与持续时间仍取决于市场行情和市场需求。
在跨年发行的基金中,“被动”成分显著。中证A500指数基金、沪深300指数基金等成为市场热点。同时,还有多只跨年布局的指数基金,如华安中证全指计算机指数基金、工银瑞信创业板50ETF等,均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此外,主动权益基金在布局2025年开门红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银河科技成长、华安先进制造等红利和科技主题产品备受瞩目。华泰柏瑞和景顺长城发行的红利量化选股基金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基金公司重新聚焦开门红,新年伊始是全年的关键时刻。如果金融产品能在此时获得资金青睐,往往会为新年的市场业绩定下好的基调。对公募基金而言,开门红同样具有重要的定调意义。虽然2025年的开门红市场关注度预计不及2021年,但相比2022年和2023年,预计会有明显起色。
一方面,赛道主题基金在经过高歌猛进后陷入低谷,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和规模差强人意,基金公司逐渐淡化了开门红。但随着新一轮行情的展开,权益基金的业绩复苏,2025年开门红重新成为基金公司的产品布局发力点。另一方面,被动指数基金在2024年的蓬勃发展也推动了基金公司对开门红的重新聚焦。大的基金公司持续布局ETF,而中小基金公司则希望通过普通指数基金或指数增强基金实现新一轮突围。
从基金公司过往开门红情况来看,岁末年初开售的基金产品取得不错销量,除了基金产品本身契合当下投资需求外,行情配合同样必不可少。从年末基金公司预判来看,2025年依然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份。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将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整体向好的趋势,通过布局内需复苏、再通胀以及高景气科技领域等主线来把握市场机遇。
具体而言,可关注食品饮料、房地产、医药等内需复苏主线中的估值弹性较大的行业;关注PPI修复预期带动的周期品如钢铁、煤炭和铝等再通胀主线;以及把握AI、储能和国产替代等高景气科技领域的产业迭代趋势。
同时,也有基金公司强调科技领域的重要性,尤其是自主可控的新进展方向。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代表科技创新、高端智造趋势的领域将持续受到市场关注。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