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名单揭晓,中国5家国有大行上榜,股份制银行在复杂性和跨境业务方面存在差距,但仍表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

近日,2024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名单揭晓,共有29家银行上榜,其中我国5家国有大行赫然在列。然而,兴业银行(排名第33)与招商银行(排名第34)等股份制银行虽表现出色,但仍未进入这一行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深入对比了各项分值,发现我国股份制银行在“资产规模”方面与入选的国内外银行相差不大,但在“复杂性”和“跨境业务”这两个分项上存在显著差距。2023年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名单中,兴业、招行与交行同组,但仅交行入选全球名单,或与国内名单未设置“跨境”一级指标有关。

业内人士指出,入选G-SIBs名单不仅是对金融机构市场影响力和重要性的认可,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维护金融稳定的责任,面临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虽然G-SIBs评估体系更多衡量的是商业银行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但并未与其盈利能力或业务水平直接挂钩。

在G-SIBs名单之外,巴塞尔委员会的另一份报告还提到了“第0组”的40家银行,其中包括了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等四家中国股份制银行。这四家银行在规模、关联度和可替代性方面表现良好,但在复杂性和跨境业务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位列前30至40名但未获选的中资银行,短期内可能仍难以入围。尽管如此,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力仍在持续提升。近年来,股份制银行开始强调严控风险资产,并持续加大海外布局,这有望在未来提升其在G-SIBs评估中的表现。

对于股份制银行而言,是否应追求入围G-SIBs名单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方面,入选意味着更高的监管要求和附加资本要求;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带来品牌效应和跨境业务机会的提升。因此,银行需要在长期发展中保持理性,根据自身经营能力和市场环境做出决策。

(图片说明:图1为2024年G-SIBs名单分组情况;图2为G-SIBs评估标准五个维度及其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