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证券行业迎来监管风暴,全年发出超103张罚单,涉及逾155名违规炒股从业人员,波及18家券商,罚没金额合计高达数亿元。监管措施严厉,彰显维护市场秩序决心。

2024年,证券行业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监管风暴,针对从业人员违规炒股行为展开了严厉打击。截至目前,监管已发出超过103张罚单,涉及违规炒股的从业人员逾155名,波及券商达18家,罚没金额合计高达数亿元。这场整治行动不仅彰显了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的决心,也揭示了违规炒股现象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年初,监管部门便制定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推动券商内部自查自纠,各证监局也开展了专项现场检查。同时,在券商文化建设自评中,对涉及员工违规炒股严重的情况予以扣分处理。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遏制了违规炒股行为的蔓延。

即便在年末,监管力度依然不减。例如,12月26日,新疆证监局对国信证券新疆分公司的张洋洋开出罚单,因其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责令其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并处罚款4万元。这只是众多罚单中的一张,却足以震慑那些心存侥幸的从业人员。

年内,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罚单数量极多,易董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26日,今年以来,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罚单多达103张,超过155人遭罚。波及到的券商包括招商证券、国元证券、银河证券等多家知名券商。其中,长城证券时任副总裁韩飞因违规使用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并买卖股票,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罚没金额累计达1.17亿元,这一巨额罚单更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岁末,一起典型的从业人员违规炒股案浮出水面。张洋洋在国信证券新疆分公司任职期间,违规控制使用他人证券账户交易股票,持续时间长达6年,且在违规的同时出现较大交易亏损,账面亏损近72万元。这一案例再次提醒我们,违规炒股不仅违法违规,还会给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整治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现象,监管部门在今年初便公布了系统性做法。证监会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压实机构主体责任,督促证券公司强化内部监测、自查自纠及问责机制。同时,中证协、地方证监局以及券商自身也采取了具体行动,如中证协对券商文化建设评估口径进行调整,强调对违规炒股行为的严格监管;券商则通过发通知、口头告知等方式强化合规意识,要求从业人员如实报备本人、配偶及利害关系人手机号码、账户信息等信息。

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不仅破坏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损害投资者利益,也影响证券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公信力。监管部门在2024年的持续重拳出击以及一系列整治措施的实施,对于规范证券从业人员行为、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措施将有力推动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文章来源:财联社)